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节日经过了几千年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展现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其中二十四节气在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在这里,“节 ”的概念正是把岁时季候的渐变过程分解成像草节、竹节一样的间距,把节气相互交接的时间叫做“交节 ”,由此转意为“节日 ”。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中国人生产与劳作的独特印记,是在农耕文明语境中,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 以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循环往复规律确认的。中国的传统节日还与月亮的运行有关,特别注重一年十二个月的朔望,望日即每月十五,例如正月十五“元宵节 ”,七月十五“ 中元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中国人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协调起来,表达了中国人和合与圆满的理念追求。另外,中国的传统节日还反映了中国人思维与记忆的方式,在中国人的节日观念中月日数字代码的重叠是吉祥的神秘数字,人们在许多零散的吉日、祭日中习惯性地选定了月日代码数字相互重叠的日子,作为节日流传下来。例如,“正月正 ”大年节,“二月二 ”春龙节(俗称“龙抬头 ”日),“五月五 ”端午节,“七月七 ”七夕节等。
虽说传统节日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在现实中却有着巨大的文化反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与传统节日渐 行渐远,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中断了,有些甚至名存实亡。如今过节,商业炒作越来越火,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 戏 ”,节日本身的意义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摒弃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除夕之夜就是年夜饭, 中秋节就是月饼, 端午节成为粽子的展销,元宵节成为汤圆的展示……当每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品,其文化内涵被掏空,节日氛围也将日益稀释,那么,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也就变得单薄苍白了。
与传统节日式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似乎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 ”,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当然商 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是很明显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使他们不遗余力地发动一切力量来营造这些文化庆典的火热氛围。或 许我们不必过多指责民众对“ 洋节 ”表现出的热情,但是,对此进行深刻的思考却是必要的。我们在复兴传统节日的时 候,惯性地以“ 法 ”和制度来铺设复兴的道路,却忽略了对传统节日的根基——文化渊源的守护。文化是相连的,文化也是衍生的,在缺乏文化自觉的状态下复兴传统节日,“ 法定 ”只能沦为形式主义的一次文化操演。
(《尴尬的传统节日》仲富兰,有删改)
材料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中国人从小就会背诵的二十四节 气歌,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 年 11 月 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 11 届常会通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 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方法,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 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 ”测日影法 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
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 ”,也是传统历法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
出席本届常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表示,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 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选自《科技日报》记者 游雪晴)
材料三
“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牡 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这首《二十四节气歌》的第三句说的是惊蛰节气。每年 3 月 5日或 6日,太阳到 达黄经 345 度时为“惊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中说: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 走矣。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 ”的原因。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 自此,大地开始变得有声有色。唐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 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惊蛰不耙地,
好比蒸馍走了气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必不可少的是一些民俗活动。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人们崇奉惊蛰的节气神“雷神 ”。在这一 天,家家户户贴上雷神的招贴画,摆上供品,或者去庙里燃香祭拜。有的地方还会出门擂鼓, 因为鼓声与雷声很相似, 这也是对“祭雷神 ”的一种呼应,核心意义还是祈求吉祥。在浙江宁波,农户在这天要拿着扫帚到田间举行扫虫的仪式。 此外,各地也有“炒虫 ”习俗,比如陕西人炒黄豆,广西的瑶家炒玉米,江苏瓜洲炒糯米,福建的客家人炒豆子、炒麦 子,取的皆是“炒虫 ”、“驱虫 ”之意,提醒人们要及时灭虫除害。如今,农耕方式的改变,节气基本名存实亡,将来节气很可能会变为文化遗产存于书面记载之中。
(取材于“惊蛰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