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首先强调天人合一。在西方,人与自然二元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古希腊经济是一个以海上作业为主的经济形式,因此古希腊人所思考的都是怎么征服自然,怎么跟大海作斗争,跟天气作斗争。而中国是农耕社会,农业生产与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雨旸时若,就会获得丰收,气象异常则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因此,中国古代所有的生产和生活都必须遵循服从于天时。人们通过测算天时周期,以确定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然后趋利避害,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这种素朴的天人和谐观强调农业耕作要天人相参,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其次,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推崇阴阳五行互相转换、相生相克的思想。相生包括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就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五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立体的球状网络,互相制约,互相平衡,不能单看其中一个要素。中国人很早就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系统论、循环论、复杂论的意识,不是简单地看某个物种,而是看到不同物种之间的复杂关系,看到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之理。比如说除害虫,中国人认为所有的虫子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们有的对人类有害,有的对人类有益,不能把所谓对人类有害的虫子全部杀死。比如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传统稻作农业文明中,农人们在杀害虫的时候故意留下一部分,因为他们认为,害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杀死过多的害虫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对其他生物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坚信循环论的思想。中国古代农业强调作物轮作,提倡土壤轮耕,用养结合,保持地力常新等,这些都是循环论的思想。随着中国古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古人逐渐总结出施肥对于提高耕地产量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开始寻求如何更多、更高效地向自然索取作物肥料,于是腐朽的植物、动物的排泄物等都被古代劳作者用以提高耕地的肥力。中国地大物博,有着优异的农耕条件和封闭的地理环境,这便造就了古人崇尚“自给自足”“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思想。

美国著名农学家F.H.King在《四千年农夫》中讲到中国的循环论农业思想:“人从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于土,泄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靠着这个自然循环,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年。人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他们的农业不是和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和谐的农业。”

(摘编自王曙光《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特点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种植伦理可以概括为顺天地时宜而尽人力。所谓顺应天地时宜,就是“顺天时”与“因地宜”。具体来说,“顺天时”是指顺应自然时节,比如古籍中“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和“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等记载,或概括或具体,都是“顺天时”的表现。“因地宜”是指衡量土地之所宜并积极因循,传统农学所谓“南种粳、糯,北种麦、粟”和“小麦宜下田”“(稻)选地欲近上流”,或宏观或微观,都是“因地宜”的具体表现。古代从《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到《农书》《王祯农书》,再到《农说》《知本提纲》,几乎每部农书都会重点强调并充分贯彻这种思想。从根本上讲,顺天地时宜是一种以顺应自然为基本立意的伦理观念。

当然,中国古人的种植活动并非一味讲求顺应与因循,还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动性。这就涉及中国古代种植伦理的另一要点——尽人力。《知本提纲》曰:“竭春稼秋穑之力。”所谓“尽人力”,当然包括尽力顺应天地时宜这层含义,但更主要的是在顺应天地时宜的基础上积极改进作物生长的条件,使之更有利于作物生长。具体而言,包括积极优化耕作制度和提高种植技术水平,积极改进生产工具,兴修水利设施,特别是积极进行翻土、除草、灌溉、施肥等田间管理。从根本上讲,“尽人力”是一种以能动创造为根本导向的伦理观念,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精耕细作。

中国古代对野生动植物的利用可分为采伐、狩猎、渔捕三类活动,先民在这三个方面都制定了系列伦理规范。

采伐要求不伐“夭蘖”,即不可砍伐幼树以及新生的枝芽,如《国语·鲁语上》有云:“山不槎蘖,泽不伐夭。”先民还要求砍伐以时,如《管子·八观》有云:“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

狩猎要“不焚林而猎”,不可通过烧毁栖息地来猎取野兽;要“不掩群”,不可捕尽整群鸟兽而要“网开一面”;还要“不覆巢”,不可“覆巢破卵”。猎兽要“不廢”“不杀胎”,即不可捕杀幼兽和怀孕的母兽;猎鸟要“不卵”“不毂”,即不可取食鸟卵和猎杀雏鸟。狩猎还讲时禁,一般春夏两季都禁止狩猎,大约九月才可猎兽,七八月才可猎禽。

渔捕首先要求“不涸泽而渔”。还要求“禁孕别”“禁鲲鲬”,就是禁止捕捞受孕的鱼和未长成的小鱼。渔捕也特别讲求时禁,“薮泽以时禁发之”。具体而言,夏季一般是禁捕期,秋季可能允许适度捕捞,有些史籍还有十二月或正月“始渔”的记载。

先民制定采伐渔猎伦理规范,直接目的是“以成其长”,防止对野生动植物肆无忌惮的利用。这种做法并非只保护不利用,而是寻求可持续利用,所谓“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和“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可以认为,“永有余用”是其旨归。

(摘编自齐文涛《中国古代的农业伦理思想》)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