ㅤㅤ材料一
ㅤㅤ12月14日下午的张屯村,63岁的张联芳和老婆牛宝琴正在门口编竹筐,粗糙的手拿着特殊的铁制工具,水泡过的竹条经过编制变成了一个农村常见的竹筐。不要小看粗糙的竹筐和竹筛,制成也要十几道工序。张联芳用铁质工具展示了毛竹变成竹条、竹皮、竹篾,然后夫妻两人合作,女的负责编制筛子和竹筐的底部,男的负责编制收口和提篮的一个完整制作过程。张屯村竹制品编制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张联芳从父辈手里继承下手艺已经五十多年,每天可以编三个筐,但张联芳的三个儿子都没继承竹编手艺,他们选择了外出打工。对此,张联芳老人说,“以前农家筛粮用筛子筛,如今都联合收割机了,以前用竹筐收各种果品粮食,如今都用塑料筐了,竹编制品没有市场了。”
ㅤㅤ近些年,竹制品没落后,老人们的收入明显减少,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
(摘编自《陕西新闻》)
ㅤㅤ材料二
ㅤ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ㅤㅤ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
ㅤㅤ材料三
ㅤ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凝聚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ㅤㅤ嵊州竹编非遗传承人俞樟根说:“由于竹编技术难学、收入又少,很多年轻人对竹编技艺没有兴趣,都不愿学,竹编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这种现象也说明了“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是有距离的。
ㅤㅤ缩小这一距离,让这些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而是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里。近年来,人们进行了一些成功的尝试。吕建亚(“天价”竹篾旗袍创作者)说:“竹篾旗袍薄如纸张,做工精细,将竹编艺术与旗袍完美结合。虽然价格是18800元,但展出没几天,就已经有人求购了。”
ㅤㅤ这样的成功尝试证明,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9月30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