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电影修复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工作。早期的电影以胶片为载体,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条件有限,易出现褪色、霉变、划痕、污染、脱色、闪烁等损伤。电影修复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胶片电影转移到数字载体上,并通过修复、降噪、补光、调色等技术,复原并优化原片的影音品质。这往往需要经过物理修复、数字修复、艺术修复等步骤,才能确保修复后的画面、声音等符合当年的创作意图。 

电影修复首先要物理修复。物理修复是对胶片本身的修复,由专业修复胶片的师傅负责洗印、修补,规划,让胶片具备扫描的条件。然后是数字修复,一部 90分钟的影片,约有13万帧画面,一个熟练技术人员一天最多能精修200帧。修复一部电影,十几个人组成的修复团队至少需要三四个月。接着是艺术修复。这才是修复的灵魂。“修旧如旧,尊重原创”是艺术修复的基本原则。“修旧如旧”不是要把电影修复得和之前一样,而是要把胶片的色彩恢复到最好的状态。如专家所言。“电影修复跟故宫里修文物一样,不能做旧,更不能创新,而是一种精准还原。”电影修复必须得是“细节控”,需要深入了解修复的电影,每一处细节的处理都要细致严谨。 

资料馆修复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曾在第 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惊艳亮相,它是全球第一部黑白转彩色的故事片。确定影片每个画面的色彩,需要大量考证。修复团队不知道女主角的旗袍是什么颜色,就去翻老照片;不能确定楼房的色调。就去实地观察老楼。单是片中男主角李侠所穿军服的颜色,修复师们都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还跑到军事博物馆去看文物。 

除了修复外,他们还能够按照主创制的意图“二次制作”。修复《那山那人那狗》时,面中有绿草地上的石板路,导演想要石板路里现出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但当年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完成,他们就帮导演弥补了创作时留下的遗憾。 

经典电影为时代存照,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文化的脉动、艺术的巧思,拥有超越时间的魅力。中国电影资料馆作为国家级电影胶片保存机构,有 3万多部影片、60多万本胶片库存。1905年中国电都诞生至今。每个重要时间段的电影都有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已经成为国家的影像档案和民族记忆。 

电影修复不仅意义重大,时间也很紧迫。据统计,自电影诞生至今,保存下来的拷贝极为总数的 10%左右。具体到我国,资料显示,从1905年到1949年。全国共生产超过3000部电影,但是拷贝保存下来的也仅有300部左右,现存的中国早期无声电影不超过10部。如果不能尽快完成数字化修复,就有可能导致电影永失性丢失。让破损、模糊的老电影回复原貌,给黑白片上色让其焕发光彩……电影修复让经典作品得以在数字时代获得重生,经典的力量得以穿越时空、生生不息。 

(选编自光明网、人民网等,有删改)

【材料二】 

在爱奇艺的“经典老片修复专区”中。用户可以随时观看 150修复影片。其中的90%都已经达到了4K清晰度。数据显示,该专区累计观影人次已超4400万。用户观看总时长较专区上线初期提升了52%。爱奇艺对观影用户进行了统计分析(见图),发现00后的观看时长在连年上涨。 

 

(选编自凤凰网,有删改)

【材料三】 

近日,由厦门大学音像文献中心修复的影片《香魂女》,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连续展映多场,受到观众好评。 

《香魂女》的导演谢飞充分肯定了影片的修复效果。他说:“首场放映中,座无虚席的观众中有 80%的观众为年轻人。他们对这部摄制于30年前的电影充满了热情与喜爱。这种将过去的经典影片修复后服务于社会、通到年轻一代观众眼前的做法。非常值得赞赏。” 

据悉,本次精修的影片《香魂女》为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经典修复单元”唯一的内地作品代表。在本次修复和展映工作中。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师生以保护、修复的形式再现经典影视作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选编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