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试卷库
试题详情
青年群体心系国家命运。

材料一

右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一幅浮雕作品。作品生动再现了学生群体,以及工人、农民、市民在天安门前集会示威游行的场面,表达了青年志士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心声。

材料二

    1926年底,北伐军开始向江浙进军。为配合这一军事行动,1927年3月21日,在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青年工人和学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38年1月,中共发动八个主要青年抗日团体联合建立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明确其任务是:建立巩固的富有战斗性的青年同一战线,号召青年“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的最前线”。    随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农民极大地提高了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团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全面内战爆发的四个月内,各解放区就有30万翻身的青年农民参加了人民解放军。

 

——摘编自胡献忠《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年》

材料三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青年是革命的先锋队,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自由、幸福,进行了那样的斗争,英勇得很。

——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的讲话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