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在当下各种文学批评中,“厚重”一词频频出现,乃至成为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准。那么,向来以率性自由、轻松随意为特色的散文,是否也需要“厚重”的品质呢?鲁迅先生曾指出,散文随笔是“想到什么就纵谈什么,而托于即兴之比”的一类文章。很长一段时间内,理论批评界多持相似的看法。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散文”的兴起,散文这一古老的文体,无论在篇幅、内容还是思想含量上都得到了全面的扩张,这证明散文完全能够以深沉厚重取胜。

散文“厚重”与否并不以篇幅为据,也与流于表面的宽闻和宏大无关。作家如果有丰富的学养、深削的见识和灵活的笔触,其创作的长篇散文当然更能打动人心。但短小的散文同样也可以产生“厚重”的气象,鲁迅的小品、杂文往往微中见著、以小寓大,篇幅短小并不影响其博大精深。正如徐懋庸对小品散文的定义:“小品文虽小,但必须有和写大作品一样的思想的体系、智识的基础、技术的程度。狮子搏兔、牛刀割鸡,小品文的做法有如是者。”

散文的“厚重”还在于其创作是否与时代同频共振。有些伪“厚重”的散文之所以显得笨重、华而不实,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离开自己最熟感的时代和生活,去涉足缺乏案头功夫和知识储备的题材领域,最终见诸笔端的只有肤浅、空洞的议论。作家如果与时代声息相通,就拥有了最熟悉的题材,即使从身边琐事写起,也能通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即便所写的是凡人凡事,也可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厚重感自然也会随之而来。

但是,强调时代关怀的同时也要避免空喊口号,重蹈主题先行的老路。文学评论家王尧认为,日常生活是时代的肌理,时代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生长。多年来,围绕历史、文化、生态、哲学等话题展开书写的散文轮番上场,描写日常人生和人情冷暖的散文也不少,但后者受关注的程度和在理论批评界中的影响一般不及前者。个中壕由,无非是日常体验零碎、扁平,无法承载厚重的思想。这显然是一种偏见。日常虽然简单、平凡,却是所有宏大和厚重的起点,也是其基本的组成要素,正是它们的叠加和联动,最终构筑出时代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汪曾祺的散文,或忆旧怀人,或谈吃论喝,或絮语家常,或记风土人情,看似琐屑,实则灵动舒展、情真意切,几乎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诗意和美,不可谓不厚重。

此外,“厚重”的散文还应关注细节。丰盈而又充满意味的细节描写,是散文作者敏锐洞察力的外在表征,凝聚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社会历史、天地人心的深刻体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个人生命的体温和热力。有些散文或文化散文读起来味同嚼蜡,就在于作者把自己埋入无穷尽的材料、学识中,而忽视对细节的发现和捕捉,个人的悲欢和低回婉转无所托付,文学美的质感和弹性也就难以显现。

(摘编自王炳中《“厚重”散文的品相与质地》)

材料二:

怎样的散文算得上是“原浆散文”?《原浆散文精选集》最前面有《星火》杂志主编范晓波的短文《痛饮生活的原浆》,这篇类似宣言的短文是“原浆散文”的“行业标准”。其中写道:“要求使用作家的直接人生经脸或社会观察,不依赖搜索引擎和文史资料,像乡村酿谷酒一样用真本实料,高投入低产出。尤其期待经历了十年磨一剑的沉淀与发酵后,把个人经验和时代烙印融为一体的厚重之作。”可以发现,“原浆散文”既强调材料,也看重流程和工艺。

在主打“一手生活经验”的非虚构写作时代,散文的文体优势并不仅仅在于“一手生活经验”,而是经验的审美化和文学性。《星火》编辑给符合“原浆散文”的作者的回信中评价道:“在螺旋式地开掘与抵达,平俗的日常生活在你的句子中仿佛一口幽深地井,可以不断涌出清冽的精神活水。”“不到五千字,却几乎写出了一部长篇的厚度,那种时代的广博与命运疏离下人的精神之韧劲之辽阔,读来让人凝重与动容。”“当许多人痴速于经历或经验的简单交代呈现,你却走向了更纵深,向人的价值发出诘问与探索。”这么看来,“一手生活经验”是个人的、个别的、单薄的、局促的、浅表的,但当它转化为“原浆”则是公共的、时代的、历史厚重与辽阔的。

“原浆散文”的“一手生活经验”不仅仅向生活的深处开掘,也突出精神和心灵意义。富有意味的是,上面提到的回信,其中有一封是这么表达的:“我们并不排斥文化历史奥散文写作,但希望可以穿透历史资料的表层烟云,让笔触不只是交代与铺陈,而更能创造性地直戳历史人物的骨头与血脉,呈现更有新意的解读风貌。”在对待文史资料和历史类散文写作上,“原浆散文”可能是有犹疑的。

从中国当代散文史看,“原聚散文”不是孤立的文学事件。每至散文走到高蹈地疏离大众、时代、现实生活的时刻,就有类似“原浆散文”的偏导和矫正。2019年至今,“原蒙散文”登场四年多,它的未来前景如何?这要看倡导者和响应者的行动力,也要看“原浆散文”进入整个中国当代散文的活力。

(摘编自何平《“原浆散文”重视一手生活经验》)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