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伴随古风音乐走向大众化甚至主流化,脱胎于唯美意境的古风音乐开始越来越多地面临着商业化发展的机遇和资本的诱惑。资本拓展了古风音乐的“出圈”之路,也让这条路变得更加拥挤。一些转型成公司后的古风团队,创作的古风歌曲出现了一些“高燃曲风”;有些古风歌曲中全部以现代乐器编曲,脱离了古风原本的规则;有的讲述的是一个古代故事,但歌词上全部用白话。这类新派的古风歌曲与老派的有很大的出入,趋于流行化的古风歌曲,也逐渐淡化了最初的方向。

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高,则伴随更高的商品价值,是专业音乐价值评价的“同向论”。古风音乐发展过程中,资本力量的注入影响了价值的同向性,给古风音乐的艺术价值造成了影响。即使专业音乐人加入古风创作后,其创作质量也受制于商业压力,限制了专业水平的发挥。可见,在与商业文化合流、不作为“情怀”而作为商业生存的古风音乐,在走向专业化的道路中,自主性和创作空间受到多重挤压。在古风音乐大众化的过程中,作为助推力的商业文化也对其形成创作阻力。

当下,国家对于古风的鼓励,多从民族文化传播、宏观文化建设的角度,而并不是从发展青年文化、鼓励新兴创意的角度。就“古风国潮”类的生产与文化实践而言,仍植根于固有的主流认同观念,国家通过“古风” “国潮”等灵活的情感机制实现对主体文化整合的倡导。由此,古风上春晚,不能纯粹理解为古风在主文化中争得一席之地,而是主文化在以国家美学、政治化美学的视角扶持古风;而古风作为亚文化,生于唯美甚至避世的少年情怀,主次文化的分野天然存在;“融合”仅是文化产品的征用,而非本质上的文化互通。

在这种征用中,古风音乐中不符合主文化需求的元素,自然被主流舞台的层层选拔过滤。同时被过滤的还有其粗粝的原始生长力。“周杰伦类中国风歌曲有非常商业化、标准化的制作,而古风歌曲不一样,其制作则更为粗糙和个体化。……孩子们动用乱七八糟的资源,来建构一个自己的古典世界,无论如何这是有创造力的”。在古风同好“圈地自萌”的世界里,作为非专业的自目的性创作者,“无技巧”或“自然流露”并非意味着古风的“低人一等”,相反,对于真正的古风爱好者,代表着对品位的追求与欲罢不能的审美寄托——“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的创作,是洞彻古风本质、深沉热爱厚积薄发后的喷洒。

长期主义视角下的文化创新精神,需要的恰恰是自目的性的超功利文化的主导。主流文化不具备青春亚文化的隐逸作用或青春态的审美执念。亚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天然的娱乐精神和非功利性特质,之所以对青少年构成强大的吸引力,不仅限于其千变万化的丰富性,也在于参与过程中的赋意和表达,带有自主建构、反抗权威的意义。理想、爱情、自我,这些构建了青春文化的元素恰恰构成了古风音乐的原始创作和消费动机。无论何时,青春期迷惘、矛盾、寻觅、冲动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扰始终是青年亚文化的历史宿命,无论社会的意识形态如何整一和强大,青年亚文化或多或少总会以某些方式表现出来。由此,古风音乐的出圈之路必然在保持本真特质和主流化之间艰难地挣扎。

(摘编自曾昕《圈地自萌或破壁生长:古风音乐的亚文化发展矛盾》)

材料二:

在今天,古风歌曲正同时受到青少年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双重影响。埃里克森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发生起因做出了社会心理学的解释。在埃里克森看来,青少年亚文化的产生是因为青春期聚集了早年尚未解决和整合的认同危机,而青春期正是最容易发生认同危机感或混乱的时期。在多元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青少年迫切渴望寻找自身的位置,并通过圈内外身份的确认来巩固自身的认同感。岳梓月《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古风亚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古风亚文化正是国内青少年探寻民族性,并利用民族性消解全球化的一种努力。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古风亚文化的产生就是国内青少年试图解决认同危机的象征性行动。古风歌手河图的《为龙》中“翘首觐向,你伫立此方,谨记生而为龙的模样,谨记我的姓名是炎黄”等歌词在圈内大受欢迎,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这种情况。

与此同时,这种现象也受到了官方主流的重视。共青团中央的网易云音乐账号在2017年7月15日创建了一个名为“清雅古风”的歌单,除了常见的一些古风歌曲,还收录了许多如《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等更贴近官方文化宣传的歌曲。此举受到了古风爱好者的好评,一位古风爱好者在评论区留言“原来咱们听的歌是一样的”。此类现象既体现了古风走向主流的趋势,也反映出主流重新界定古风、吸引古风受众的尝试,并在客观上构成了对亚文化收编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在商业的介入下,古风给予青少年的想象被进一步放大。霍尔在《流行艺术》中指出:“(商业形象)利用了青少年世界的自我封闭和内省的张力,夸大和强调了一种感情。”仅从古风音乐而言,它更像是一种拼贴的音乐,而所有素材都能够在主流音乐的语言中找到。因此,面对主流商业音乐,古风歌曲通常显得单薄而脆弱,古风爱好者所认同的音乐深度也因此经不起推敲。

(摘编自朱逸非等《古风非古——古风歌曲的音乐分析与文化研究》,有删改)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