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内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节日的传承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挑战,这在现代城市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传统节日在时间的安排上与农业社会的物质生产保持高度的相关性,这种与农业生产相匹配的传统节日体系,为人们提供了劳作之余的休闲娱乐的契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张弛有度。现代城市生活却没有农忙和农闲之分,城市居民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除了法定节假日外,人们少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工业生产、商务流通、社会服务等方面,现代城市生活又几乎不受季节影响,与岁时的相关性逐渐弱化。此外,传统节日大都在殿堂举行仪式,在宗祠举行祭祀,在寺观前举办庙会等,有特定的、专用的空间。现代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许多传统建筑遭到破坏,公共空间被其他功能挤占,在现代城市举办大型的传统节日活动,又面临着空间和场地的困境。

从传统农业文明迈向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以农业文明为主要依托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必然受到强烈冲击。近年来,网络上掀起的“春节年味消失”的大讨论一浪高过一浪,我们记忆里的春节究竟去哪儿了?过去那种洋溢在城乡周围浓浓的年味似乎莫名其妙地“走丢了”。而其它重要传统节日,如端午节,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脑海里只留下了吃粽子的印记,中秋节也只剩下了吃月饼的习俗。很多人并不了解节日背后的相关文化知识,大多时候只是象征性地买一些节日食材,并不注重节日本身的价值内涵。

另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多元文化的输入。近年来大量的西方节日流入中国市场:象征浪漫的情人节,充满玩笑的愚人节,怀揣感激的感恩节,充满惊喜的圣诞节……这些节日迅速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而中国传统节日的阵势却相形见绌。不论是出自对西方文化的崇拜,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倦怠,不可否认的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乐意过“洋节”,愿意为此“买单”。这便加剧了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冲击。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当前世界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下,有必要将传统节日文化与现实社会需求相结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赋予其新的生命活力和时代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精髓。

(摘编自尹晓龙《新时代重要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创新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材料二:

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产生和继承、发展了许多节日。尽管过去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在过去节日及其活动中,有些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如端午的洒雄黄酒、六月六的晒衣物及年终的揖尘等),有些却只是满足生活、心理的要求的(如新年的家人团聚、亲友来往以及追傩、钉桃符等)。后者往往带着幻想和迷信的色彩。这是由于当时人们对付实际事物的能力还很有限,认识事物的知识又比较低下。因此,为了满足需要,不能不借助于巫术及宗教信仰、仪式。这就必然要使这种文化带有消极的因素。它标志着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原始的或近原始的阶段。

但是,人民文化具有一种自然调节、改进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活动能力和心理智能也不断变化。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中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往往不自觉地或半自觉地加以改动,使之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使之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例如本来是一种禳灾法术的放纸鸢活动,逐渐成为大人或儿童的文娱活动。又如本来是江滨人民驱除瘟神等的宗教行事——送瘟船,后来却被联系到楚国忠臣的沉江故事,使它具有历史的和伦理的意义。这种事实,不仅说明了民间文化的进步性,也增强了文化进化理论的可靠性。

如今许多社会礼制和观念都起着新的变化。我们的风俗、习尚(包括节日)也不能安于旧态。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已经采用了一些新节日,如青年节、劳动节、国庆节。但同时有些传统节日仍在普遍或局部沿用,如春节、清明、中秋节等。不过由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变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能不作相应修改,如传统新年改为春节,并加入新的内容(慰问军烈属等);清明节主要作为纪念革命烈士的节日等。这样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些有长远历史的古老节日,在新社会中就成了新文化的一部分。我以为传统节日行事中,还有些是颇有意义或情趣的,像上文所提到的晒衣物、掸尘等,符合新学理和新社会要求。此外,如清明踏青、踢毯子、重阳登高(南方并放纸鸢)等,虽没有显著的社会或科学意义,但作为民族的传统生活情趣,以某种适当形式给予保留,也是可以考虑的吧?

(节选自钟敬文《节日与文化》)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