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长期浸润在山水之间的人,会将山水内化于人的自然本性。山水的内在精神没有具体形状,却显现于外形之中。人们通过观看山水的“形”而达其“神”,人的精神超脱于外物,便可领悟至高天理,“神超理得”(宗炳《画山水序》)。高山顶峰的光辉绚丽与幽谷的晦暗混沌形成一种张力,山水景象在两极之间的无限变化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兴发,不断催促人回到事物和生命的本源。人沉浸在山水天地间因观看到本源和秩序之美而产生精神的充盈和愉悦,从而超越单调乏味的世俗生活,重新获得勃勃生机的生命动力。山水之美、澄明、温润、秀丽、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等等都隐含着天道、人道,人与山水的一次次相遇促使人的精神不断敞开,最后窥见其超越性的层面。但此超越性处于可感的山水世界之中,并未使人转向彼世。水无根,山有根。人不能长久生活在水上,而要生活在大地上。静观山水、临摹山水,可让人获得生命的智慧,忘我而自足。

山水的滋养更容易使人形成和谐、内敛、温厚的心性,建立起稳定的精神秩序。山水文明强调天人合一,宇宙——城邦——个人的内在统一。山水文明更侧重从山水自然静观宇宙的自然秩序和人的自然本性,更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力图调和社会与个人。山水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有益于个人失意的排遣,心智的抒发,生活的隐忍和激发。中国园林作为对真实山水的模仿,便是尝试将山水自然内化于人的精神,使之变成人的家园的一部分。园林中有各种岩石、草木、流水,曲直、明暗、虚实结合,构造精巧、风格独特,试图将远人山水的特质移植到人的身边,使“自然”与“技艺”(人为)融为一体。

自然山水能把人的精神视域重新打开,使人神游其间。在这个过度娱乐化的年代,山水自然可作为人精神失序一种调适。现代商业生活已将释放贪欲合理化,人的欲望的全面释放也改变了人的自然本性,甚至将反自然的快乐合法化,导致人过度追求不必要的乃至非法欲望的满足。人们可以不时重返自然山水,通过山水的滋养、浸润,使自己复原如初,从劳作的艰辛、各种物欲和人造的娱乐中解脱出来。在真实山水中不断陶染,人能恢复自然的苦乐感,形成良好的习性。

(摘选自林志猛《中国山水文明与精神的超越性》)

材料二:

中国山水景观千姿百态,各地山水文化的价值也各有侧重,这些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传播。中国山水文化传统的传播方式是“地因文传”“地因人传”的单向度传播,传播的覆盖面受到很大局限。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山水文化的价值,就要多方面下功夫。

为了使山水文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魅力,政府或主管部门要创新传播理念,注重山水文化的传播质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本地山水文化的魅力。尊重山水文化的传播规律,根据本地山水的环境、交通等物质条件及文化特色,采用恰当的传播媒体和手段进行传播,制定科学的山水文化传播战略,并把这一战略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蓝图中,使山水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的系统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子系统产生互动和交流。

山水文化的传播要立足于自身的内在价值,这需要我们充分把握其丰富的底蕴,寻绎其独特的文化个性,建设能彰显其潜在价值的景观,打造独具特色的山水传播品牌。从经济角度看,传播产品其本质也是一种“商品”,也需要打造产业链、价值链,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招徕顾客群,开拓市场并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山水文化的传播要借助各种传播媒介,实现多媒体联动传播,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围绕同一传播内容在同一时间段内采用不相同的传播方式,调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的媒介,跨媒体合作传播,对本地山水文化进行反复渲染传播,形成舆论合力,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交叉立体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形成有利于本地山水传播的“舆论环境”,提升山水文化的知名度。

当前,各地山水文化传播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旅游部门,其传播的视角是发展旅游业,提升经济效益。要真正实现山水文化价值的全方位传播,除了政府和主管部门外,需要各种文化传播主体参与其中,如文学家、艺术家的有关山水的文艺创作,学者围绕山水文化的学术活动,学校举办的山水文化讲座、论坛,商家对山水文化纪念品的制作和销售,不断壮大传播主体的队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应特别重视发挥游客、驴友等受众在山水文化的再生产及传播中的角色,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自媒体平台晒照片、谈心得,提升山水文化的影响。

山水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决定了其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又促进了山水文化的多元价值的实现。山水文化传播可采用的方式有各类媒体广告宣传,旅行社的观光旅游活动,组织学者就本地山水文化著书立说,开设讲座、论坛,鼓励文学家、艺术家以山水文化为题材进行文化艺术创作等等。这些方式有利于使山水文化传播的过程受到多元维度的支撑。

大众传播是一个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每一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力的集结点。通过上述各种传播手段的创新和实施,才能形成“传播力”的集结,产生山水文化传播的“场效应”,促进山水文化价值的实现。

(摘选自齐新林《中国山水文化有何独特价值》)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