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Ⅰ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自然而然的语言表达常常是( ① )、脱口而出的。这背后的机制是什么?是语感。钱谷融先生把语感称作“语言的沼泽”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据我所知,最早提出语感这个概念的,是教育家夏丏尊先生。他对语感曾经作过这样一番( ② )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我们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来,语感就是对文字的灵敏的感觉。而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则把语感的对象由文字扩展为语言文字。叶老特别强调这样一点:“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作‘语感’。”

当然,对语感的理解也是( ③ )的。当代语文教育大家吕叔湘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把语感具体化为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学者叶蜚声、徐通锵等人还从中国人与外国人学汉语的比较中论述了自己对语感的见解。比如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出错的例子:“太阳升起在浩荡的平原上”“尽管天塌下来, 我也能顶得住”等等,中国人听到或者读到这些句子,都会感到别扭,觉得有些地方不像中国话。因为我们心底有一种“像”中国话的感觉,这就是语感。

总结诸家之说,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具有浓厚的经验色彩的。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