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朱汉民

①“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系先贤王阳明所说。

②这句名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总结,也是当代人做人、做事的指导。我们都想在这个世界上做成有意义的事情或事业,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想要成就事业,首先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即与我们的立志有关。

②没有立志,我们就没有前进的目标。而一个没有前进目标的人,如何会有可成之事?无论你是要成就内在的人格,还是要成就外在的事业,首先要确立奋斗的目标。

③王阳明被贬贵州,经“龙场悟道”后,创建了龙冈书院,聚徒讲学,并为求学者立下了著名学规——《教条示龙场诸生》。该学规共有四条,其中第一条便是“立志”。他告诫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在他看来,无论是圣贤豪杰,还是百工技艺,人人都有成就事业的可能。但是首先必须立志。

④没有立志,我们就没有前进的目标。【甲】而一个没有前进目标的人,如何会有可成之事?无论你是要成就内在的人格,还是要成就外在的事业,首先要确立奋斗的目标。

⑤王阳明认为,人是否可以成为圣贤,关键在于是否要立下成为圣贤的志向。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提出:“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没有舵的船,没有嚼子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驰,最终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很多人都知道,应该确定奋斗目标,但难能可贵的是确定一个既有高度,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⑥魏源在谈到士君子追求的国家治理目标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他说:“君子之为治也。无三代以上之心则必俗,不知三代以下情势则必迁。”以魏源为代表的晚清士君子活跃于当时的军政界、学术界。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卓有成就,恰恰在于他们是一批既不俗、又不迁的真君子。他们的立忠,无不是坚持将理想主义的情怀与现实主义的精神统一起来。

⑦没有立志。我们就没有奋斗的动力。【乙】我们想要做成事业,必须要有动力,而通过立志确立的目标,则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为了激发士君子的奋斗动力,宋代士大夫提出了“士希资,贤希圣,圣希天”的递进式奋斗目标。就是希望士君子在不断提升目标时而获得奋斗的动力。明清之际的士大夫在反省明朝灭亡的教训时认为,只讲成就圣贤人格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豪杰精神。才不会出现亡国亡天下的惨痛历史。所以,豪杰精神就成为明清之际的士大夫奔走呼喊的时代心声。明清之际士大夫的著名代表人物王船山、黄宗羲、顾炎武等。都呼唤豪杰精神。王船山反省了明我灭亡的教训,认为士大夫必须要具备一种智勇双全、创造功业的豪杰精神。

⑧没有立志,就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潜能,立志则可以使这些潜能激发出来,特别是人一旦立下了高远的志向,就更加能够激发自己的潜能,并可以转化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力量。【丙】再谈一个湘军的例子。曾国藩也是读书期间就立志做一个“圣贤—豪杰“之人。湘军儒将虽是懦生出身,但是引人注目的是,在保卫家乡、维护孔教的志向激励下,这些儒生们显示出了敢于任事、毅然决断、顽强坚韧的军人气质,这是他们能够统领军队、奔赴疆场、浴血奋战并成为儒将的重要条件。曾国藩强调:“为圣贤者,亦各有自主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丁】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曾国藩成为一代儒将的代表,正是由于立下高远的志向,故而激发出了潜能,并转化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力量。

【注释】①选自《人民日报》。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