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古代诗文阅读

放鹤亭记

(宋代)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注释】①节选自苏轼《放鹤亭记》。②扉:门。③麓:山脚。④际;王,接近。⑤陂(bēi):山坡,斜坡。⑥傃(sù):朝向,向着。⑦挹(yì)山人:苏轼斟了杯酒给山人喝。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