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题。

材料一:“疯狂”的单车

“忽如一夜春风来”,2016年底,就像一阵风一样,共享单车仿佛一夜之间席卷全国大部分城市。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共享单车市场中OFO和摩拜(mobike)两家企业优势比较明显,其中,OFO单车投放量最多,达到80万台,市场占有率51.2%;摩拜单车60万台,市场占有率40.1%。报告还显示,共享单车更受年轻男性欢迎。中国共享单车用户中男性占比54.2%,女性占比45.8%。用户年龄分布中,25岁—35岁人群使用最多,其次是25岁以下人群。使用频率中,每周使用3次—4次的用户最多。

材料二:单车为何“疯狂”?

科技感单车捕获年轻人。为了让年轻人重新爱上骑单车,研发人员动足了脑筋,首先从外形上来看,就得足够时尚。他们把轮毂做成橙色,使用智能锁和GPS等技术,使单车摆脱停车锁柱的束缚。时尚好玩成为重要推动力。很多年轻人还把自己的骑行记录、减排成绩单分享到社交圈里,互相比拼运动成绩,这些基于社交软件的分享也让骑行变得更加有趣。有一些用户还搞起了骑行睡衣趴等趣味活动,为骑行注入更多的时尚元素。

共享单车没有停车桩、可以随停随取,也不用到指定地点办卡,通过手机注册就可以使用单车,并且全天“不打烊”。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解决着当下的问题,也在影响着人们未来的出行方案。

材料三:“橙黄”大战带来服务升级

在共享单车领域,目前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有两款,黄色的OFO单车和橙色的摩拜单车,这两个一个起源于校园,一个发端于城市,都是针对短距离出行的社会问题。

OFO共享单车就是几位创始人想出的两全其美的办法。在创立初期,他们号召北大毕业生和老师将自己的单车共享出来,他们为这些单车涂上了醒目的黄色,加装了机械密码锁,同时推出了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用户输入车牌号就可以获得密码,来解锁单车。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OFO随后也推出了自己的单车,小黄车和一般自行车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多了机械密码锁和共享平台。不少用户反映,小黄车骑着轻便,但缺点是密码锁容易被破解、也不能在线找车。而首先在城市推出的摩拜单车则刚好相反。它配备了智能电子锁、GPS定位系统以及发电装置,支持在线找车,车身也更坚固,但缺点是车身较重。针对各自的问题,橙黄两家都在努力升级换代。二者都希望成为更加先进的公共自行车。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由企业盈利的部门来搞公共服务,这个应该是非常鼓励的。因为私人企业非常关注效率。它对整个经济的成本收益是计算的很好的。它也必须去满足消费者,消费者的口碑对它很重要,这样比政府去干,内在的激励机制要深刻的多。

材料四:哪种颜色能笑到最后

瞄准城市出行难题,看似不起眼的自行车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为市场空间巨大,已经成为最近投资领域的热点。据业内人士估算,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天都有几千万人次的出行,其中三成左右为五公里以下的短距离出行,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继OFO和摩拜单车之后,又有优拜、小鸣、骑呗纷纷推出共享单车,他们有的和传统自行车企业合作,有的结合自身的信用体系进行制度创新,也都先后获得投资。

据了解,目前已有十几家公司进军共享单车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服务会进一步提升,也会带来兼并、重组或者淘汰。可以预期的是,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浪费。专家指出,这也是创新的一种成本。共享单车是不是足够经济、足够方便、足够省力、足够抗偷等等。如果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就会像很多科技产品一样,就会在火了一段,从此就销声匿迹了。

材料五

最近,各地有关共享单车“被虐”的消息不少——有的共享单车被“肢解”,零件缺失;有的被丢到河里、沟里;有的被人额外加了锁;有的车身被贴上“刻章办证”“信用卡套现”;有的二维码、编号被喷涂、毁损……共享单车触目惊心的破坏现状背后,折射出一些人的公共道德和信用缺失。比如爱占小便宜——一辆共享单车,稍微值钱点儿的零部件都被拆下卖了;自私自利——为方便和保证自己随时使用,给单车额外加锁或者直接搬回自己家,变共享为“专享”;对公共财物、设施毫不爱惜,破坏性使用。与此同时,一些城市的管理部门对共享单车也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个别地方将没有停在固定、指定位置的共享单车直接收走清理。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