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II

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

①2021年7月3日下午,悬挂着“热烈欢迎‘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同志载誉归来”布标的中巴车,驶过华坪县鲤鱼河畔,驶过县城大街小巷。所经之处,群众纷纷驻足,鼓掌致敬。

②车辆行驶到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门口,张桂梅从车上下来。【A]在热烈的掌声和欢迎声中,华坪女高的两名女生捧着红色的康乃馨迎了上来。她们把鲜花献给张桂梅,然后懂事地挽着张桂梅的手臂,轻轻抚摸她贴满膏药的手。

③是什么样的意志让她“千磨万击还坚劲”?是什么样的信念让她初心不改,勇往直前?让我们到岁月深处追寻答案。

④1957年6月,张桂梅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小时她经常听东北抗联、八女投江的故事。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这些抗日英烈的英勇事迹常常让她听得如痴如醉,在脑海里久久萦绕。

⑤一个偶然事件,让她终于找到革命先烈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秘诀”。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她家的房子倒塌了。来查看情况的人群中,一名女干部走了出来。对张桂梅父亲说:“你不要担心,把家管好就行。房子的事有我们呢!”她说话时声音细细的。张桂梅说,她当时根本不相信这样一个白白净净、穿着讲究的女干部能把她家的房子重新盖起来。为了尽快把房屋盖起来,这位女干部带领大家没日没夜地工作。她的衣服上沾满泥浆,脸被大风刮得通红粗糙,双手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子。房子终于盖起来了。完工时,张桂梅小心翼翼地问:“阿姨您是谁啊,为什么帮我家盖房子?”这位女干部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要帮助人。”少年张桂梅心中一阵温暖。

⑥1974年,张桂梅响应“奔赴祖国边疆、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不远千里,和姐姐一起来到云南省中甸县。到云南后不久,张桂梅的父亲去世了。这让背井离乡的她身心遭受巨大打击。1996年8月,张桂梅来到了丽江市华坪县。张桂梅没有选择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县一中而是选择师资力量薄弱的中心学校任教。她主动请缨,承担起四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治教学工作。但命运再次弄人,1997年4月,张桂梅被检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如果这个时候离开教学岗位去治疗,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上百个孩子、上百个家庭的希望就在眼前呐!该怎么办?八女投江、江姐的事迹如在眼前,为什么她们能坚持下来,能把生死置之度外?一想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想到共产党员无私帮她家盖房,她就无法心安。不是还没倒下吗?那就先把学生送去中考再说!只要能帮孩子们考个好成绩,自己忍受病痛又算什么?直到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张桂梅才去医院﹣医生从她腹腔切出一个超过两公斤的肿瘤。

⑦1998年4月,张桂梅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08年8月,国内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级中学——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学校建起后,张桂梅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孩子们。“越是偏远落后的地方,越需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有需要的群众手上,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张桂梅说。

⑧过去,一些家长不愿意送孩子来读书。由于学习压力大、家庭困难,有些孩子会萌发辍学打工的念头。为了把温暖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为了让有梦想的女孩子从大山里走出来,张桂梅翻山越岭去家访。张桂梅知道,有时候一个眼神、一次拉手就能改变孩子的人生,几句鼓励的话、一个拥抱,就能成为她们勇往直前的力量。如今,很多家庭都会主动送孩子来读书,并自豪地说:“女高好,成绩好,张老师好,我们全家都以娃娃能读女高为荣!”她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每一个孩子前行,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⑨从北京回来的当天,张桂梅又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B】晚自习时,张桂梅佝偻着身子,在教学楼里开始新一轮的巡视。她上下楼梯时斜着身,双脚在一个台阶站定,再伸出一脚迈向下一个台阶。每一步仿佛都回应着她说过的话:“教书育人,是无上光荣的事业,每一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择一事,终一生。“

⑩第二天课间操时间,张杜梅又一次站在红旗下,与全体师生共唱《英雄赞歌》:“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再次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张桂梅内心依然充盈着澎湃的激情。她在心里发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托起大山里的希望。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李朝德。有删改)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