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甲]满庭芳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 , 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释】①去黄移汝:此时苏轼即将离开被贬之地黄州,赴任汝州,[甲][乙][丙]文均处于同时间段。②仲览:指李仲览,作者友人。

[乙]浣溪沙

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入淮清洛:清澈的洛水汇入准河。②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③蓼茸蒿笋:蓼、蒿,植物名。

[丙]石钟山记

苏轼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①舟行适临汝②,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至幕夜月明,独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③如钟鼓不绝。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④,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⑤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如乐作焉。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⑥之所见闻,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本文有删改)

【注释】①齐安:地名。②汝:汝州,地名。③噌吰(chēng hóng):形容钟声洪亮。④罅(xià):裂,开裂。⑤涵澹(hán dàn):水摇荡的样子。⑥郦元:郦道元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