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推荐打卡点:杭州博物馆

树的嬗变

蒋殊

①一个院子,一个身着布衫的艺人,沉思在一袋旱烟里。

②几个年轻的徒弟,欢喜地聚集在一些木材前,轻轻触摸,窃窃私语。

③几天之后,师傅终于按主家的意愿,在脑子里精心构筑出一张精美无比的明式架子床。

④又一袋烟之后,开工了。

⑤小小堂院,瞬间风生水起。大锯、开锯、手锯、拼缝刨、平刨、净刨、方尺、斧子、小锛、麻花钻、墨斗、线勒、镂锯、磨刀石、量具、锉刀、木砂纸……齐刷刷聚拢在木材身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第一声锯木响起。徒弟们尽管精心又精心,还是忍不住要忐忑。这样的木材,绝非儿戏。因此他们拉锯的身影,远没有往常的洒脱随意。他们小心翼翼,改造着这些宝贝。

⑥几百年前,一棵树长成。它被称为老红木,是做家具的上等材质。因此它注定不会在土地上终老。成长的日子里,总有人来看一看,摸一摸。许多人在临走时总要意味深长拍拍它的身体。它懂得那一拍一摸里存着希冀与不舍,便越发成长得奋力、沉着。

⑦在历经几百年风雨之后,它以厚重的身姿作别土地,完成了作为树的使命,涅槃重生,走近人。

⑧这一棵树,死了,却以另一种方式华丽重生。

宽宽敞的院子里,一场漫长而隆重的艺术盛宴拉开帷幕:拉锯声刨花声、墨斗声交织成曲别样的交响曲。师徒是表演者,也是观众。他们时而欢声笑语,时而肃穆沉醉,时而又因一个细节而发生激烈争辩。师傅,便要在适当的时候出面,一锤定音。

⑩架子床右上角一匹马跳入我的眼,同时一双眼睛出现,专注而细腻。或许仍是刚刚吐完最后一口烟圈。那一刻,他的思绪一定是奔腾的,他的脑海里一定是一片广袤的大草原。那一刻,马在草原上驰骋,他在红木上挥洒。我不知道他雕刻那匹马与这个人物时隔几天,我只惊异于他思维的跳跃。那双粗糙却灵动无比的手,彼时却似一个细腻的绣娘,用一颗温柔心,一针一线,一丝一毫,雕刻出一个绝妙的形象。

⑪不紧不慢的时光里,他将全部智慧付诸一棵树里,他将许多故事凝结在一张床里。

⑫院子,在很长一段时间俨然成为一个艺术场馆。缔造艺术,令人无比欣喜。艺人们的生活虽然单调,却快乐无比。何况,他们面前,总会聚集一些村民,赶也赶不去。

⑬大人们还好说,孩子们却不好对付。他们或站或蹲,有的甚至对这些木上图案指指点点。孩子们时而静立惊叹,时而又嘻嘻哈哈。那人物,那花鸟,那云纹,都吸引着他们明亮而好奇的眼睛。他们的问题总是那么多。艺人们也会时而停下来,给孩子们讲讲手中雕琢的故事。

⑭这沉重的木,这死去的树,瞬间重焕青春。

⑮有些孩子,或许因此而陷进木匠艺术中不能自拔,甚至恳求着拜师学艺,也是极有可能的事。

⑯有的人,天生就是艺术家。

⑰比如明熹宗皇帝朱由校,人们都说他文化程度低,不好理政。但一旦与斧子、刨子、锯打起交道,他便灵动十足,技艺非凡。据说,他制作的微缩景观迷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据说,那个时候他就不仅在自己做的花园微观模型中设计了亭台轩榭,小桥流水,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其中还设计了喷泉。想必他很想做个出色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的,却因特别的身份,而惨遭扼杀,留给后世的,只有他作为一个不称职皇帝的骂名。

⑱朱由校,只恨生在帝王家。

⑲那些缠绕在木匠们身边的小孩子们,远比当年的朱由校幸运。谁知道哪一个不会天生带着像朱由校一样的木工天赋?

⑳一张床,跨越几百年时光,走到今天。感谢一个个经手人,送走时光,留下历史。

㉑厚重的红木,高大的体型,精致的镂雕花纹,盘旋在围栏、床柱、牙板、四足及上楣板。这张不同凡响的床,睡过多少人?他们是谁?有过怎样的故事?只有床知道。

㉒今天,我们只能用万分认真的态度与极端仔细的眼睛,看看这张床,看看每一个细节,上面装饰的一个个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花马山水等,从其中和谐、平安、吉祥、多福、多子等美好寓意中,愉悦着遥远的身心。

㉓图广袤无垠的大地。当年的一棵树,不知道生长在哪里

㉔几百年后,也不知是南方还是北方的一个院子。岁月更迭,床的主人几经变迁,今天停留在了博物馆里。一批批人走近它,走近久远的历史,打开忘却的记忆。一批批,像我一样心思的人,猜测着床的种种故事,想象着床的缔造者。

㉕一棵树,还将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嬗变下去。

(选文有改动)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