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I

在商业和资本领域,IP(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已被延伸为“多维度的文化产业资源”。在数字时代,IP的开发与运用已成为全球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全球各大文化机构,比如博物馆、美术馆,都热衷于活化馆藏和开发文创产品,通过现代技术和创意方法对文化资产进行再创造,从而得出具有高传播性和高附加值的文化和创意融合产品。如今,中国正站在世界发展的前沿,在继续发展和强化自身硬实力的同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和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变得尤为重要,而文博机构在当今社会与IP结合的背景下呈现出新的传播和发展动力。

中国的文博机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传统上主要注重其学术和教育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构意识到,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可以被大众传播和消费的形式会给机构带来更大的价值。2015年公布的《博物馆条例》提出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博物馆不应只满足于传统的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而应更进一步满足公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生产吸引人的文创产品,并通过这些产品让大众感受文化。虽然文博机构本质上是非营利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能通过合理方式实现经济效益。文博IP可以理解为携带观众情感、有多种产品开发潜力的原创文化作品。这样的原创文化作品,通过跨媒介推广可以实现更有效传播和商业价值最大化。这对于文博机构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如今的文博展览形式和内容正经历着深入且深刻的变革。现代技术的融入为文博机构的文化传播打开了新的天地。对于文博机构来说,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已经不只是发布新闻、介绍展览、组织活动的平台。众多文博机构基于微信等平台的语音导览服务,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互动式的观展体验。而公众对于博物馆的期待也在不断升级,他们不只是希望在博物馆中看到古老的文物,更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体验与众不同的文化之旅。一个成功的博物馆不仅要展示历史和艺术,还需要与当代观众产生互动与连接。它在社会教育领域的角色也在“历史和文化的守护者”之外得到了重新定义和提升。博物馆与学校、企业及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之间的合作愈加紧密,它们结合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出一系列教育和文化公共产品,加强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还为其带来了实质性的IP价值。可见,文博IP及其对文化传播的革新已经深刻影响了当代社会,它们正在重新定义公众对于文化、历史和教育的认知和期待。

山间流水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既有原始的纯净,也有不断前行的勇气。文化的传播亦如此,它需要留有原味、真实、可互动、能共情,才能深入人心。文博IP的塑造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坚守文化的根本,同时敢于创新。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性。从数字化的博物馆,到虚拟现实中的历史场景,再到各种多媒体展示,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我们可以将经典美术作品变为动画,让故事更加生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创造沉浸式体验场景,使他们仿佛亲身经历那些过去的日子。历久弥新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的科技相结合,为观众展现出一幅幅独特的画面,引起现代人深深的共鸣。

但流水前行并非总是平坦,它会遇到障碍,可能需要绕过石块,可能需要跨越悬崖。这恰似文化传播面临的诸多挑战:时代变迁、文化差异、技术升级等。然而,技术只是手段,真正的核心在于内容的创新与重塑。文博IP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将传统故事、人物进行现代化的重构,使其既不失原味,又具有当下的吸引力。这也是我们需要始终如一坚持的原则。如此,文化的力量就能像流水一样,穿越障碍,流向更远的地方。

再者,鼓励公众参与也是“汇溪成河”的关键。当每个人都成为文化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比如鼓励年轻人通过自己的方式,以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来重新诠释古籍中的故事。传统经典就不仅会被更多的人知晓,也会得到更多的诠释和延续。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与时代对话。流水在行进中融合了雨露、山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质。同样,文博IP在传播过程中也应融入不同的文化元素,借助现代科技,以新的形式、新的角度呈现,使之更具时代感,更具吸引力。最终,当山间流水汇入大海,它不再是那条小溪,而是成为海的一部分,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广的视野。同样,当我们的文化成功地跨越时代、跨越文化,与全球的观众产生共鸣,它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认可。

(摘编自杨蕾《浅论文博IP塑造与文化传播新思维》)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