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闲话冬至

冬至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比中秋,端午都重要。周朝时期,因夏历还没有启用,冬至成了新年元旦之日。到汉朝启用夏历之后,正月和冬至逐渐分开,冬至这天过冬节的习俗才开始流传开来。汉代时,冬至这天,人们安身静体,众官员停下手中的事物,安心休息。宫廷内还会挑选能人之士,鼓瑟吹箫,以表庆贺。这天全国上下放假,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走访,一起品美酒或者结伴游玩,好不快哉。

唐时,冬至这天主要成了祭奠祖先和天地的日子。皇帝老儿这天要去郊外举行盛大的祭奠典礼,平民百姓则要祭奠长辈祖先。冬至大如年,冬至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这个时候是适合养生的季节。对于这样一个吉日,古人当然要庆贺之。魏晋时期,冬至这天,百官庆贺,其热闹不亚于元旦。“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这段话详细记载了南宋冬至这天,人们更换新衣以及祭奠祖先,热闹如过年节的景象。由此可见,南宋时期人们对冬至日的重视程度。

冬至这天有吃汤圆的习俗,“颗颗圆圆想龙眼,耋龆爱吃要功夫。拌云慢舀银缸水,抟雪轻摩玉掌肤。推入汤锅驱白鸭,捞来糖碗滚黄珠。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陈志岁的这首《汤圆》诗详细而生动地描绘出古人冬至这天制作汤圆以及吃汤圆的情景,汤圆之白、之滑嫩也被渲染到了极点。

除了吃汤圆,有的地方还会吃饺子以及狗肉。“北方食饺,南方吃粑”,这个就是至今还在流传的冬至风俗。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寒冷的阶段。相比于古代,现代的冬至日明显冷清了许多,但民间仍然有许多地方在热闹地过着。

——摘自《大公报》,有删改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