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开展“建设美丽家园·守护湿地”主题班会,以下是活动收集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出台了《湿地保护法》。中国有很多城市像武汉一样,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中国制定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中国将陆续设立一批国家公园,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重点建设三江源、青海湖、若尔盖、黄河口、辽河口、松嫩鹤乡等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中国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保护4条途经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让我们共同努力,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
——摘自《习近平主席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22年11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
【材料二】
2019年世界湿地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次发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为我国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和履行《湿地公约》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有 57处,范围面积694万公顷,其中内地56处,香港1处。这次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调查范围为内地的56处国际重要湿地,范围面积662.38 公顷。
【材料三】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也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栖息之地,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全世界红树林的面积正以年均1%的速度减少。 目前,中国55%以上的红树林纳入了自然保护地,红树林面积由本世纪初的2.2万公顷增至2.71 万公顷,是世界上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少数国家之一。
有力的保护让中国湿地显现出更多的活力,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长江沿线, “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 渤海之滨,在辽宁盘锦湿地可观测到的黑嘴鸥数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千余只增长到目前的上万只; 高原湖泊滇池畔,红嘴鸥已连续30余年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地飞往昆明越冬。在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10年来,增加了近700种动植物,成为飞鸟、鱼类、昆虫和草木的天堂。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与增长。
(摘编自《珍爱湿地凝共识 促进合作迎未来》,新华网 2022年 11月 0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