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年来,秦腔、陕北民歌、商洛花鼓等秦派非遗,通过直播、短视频屡屡“出圈”。截至2023 年5月,陕西地区非遗直播超57 万场,用户观看3185 万小时。
不只戏曲,民歌、曲艺等陕西非遗也纷纷在直播间获得“新票房”。通过直播进行特色文化展演,借由打赏扩宽创收渠道,已成各地非遗在现代“自发造血”的方式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认为,“Z世代”用直播打赏进行文化消费,地方戏曲、民乐从业者切实获得收入,小众非遗项目由此跨地域打开市场,获得经济“活水”,激发产业活性。
(摘自“西安新闻网”,2023-06-07)
【材料二】
自2006年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开始,陕西省大力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和创新。目前陕西省共有91 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69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整体上,陕西非遗呈现出项目多样、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特征。
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中,陕西非遗正在绽放时代魅力。同时,通过对陕西省内各市非遗数量、对陕西三大区域非遗占比统计可发现,____。站在历史的新节点上,如何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陕西不胜枚举的非遗是时代赋予陕西的新机遇、新挑战。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在地域交流碰撞中织就独具陕西特色的文化纽带。其中,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数量居于首位,分布区域广泛;传统体育、游艺及杂技类非遗项目数量居于后位,分布区域相对狭窄。以传统技艺为代表的分布区域较广的非遗项目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诠释了陕西非遗的精髓;以传统体育、游艺及杂技类为代表的分布区域较窄的非遗项目展现了各个城市非遗的独特魅力,共同彰显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生命力。
(摘自《陕西:数字守遗 匠心守艺》,“光明网”2023-06-21)
【材料三】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非遗传播渠道日趋多样化,可以触达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群,深度嵌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调查结果看,各种传播渠道的影响力排序依次为非遗直播、短视频、电商平台、文博旅游、电视传播、新闻媒体传播、非遗活动。
2022 年,某网购平台非遗店铺数为32853 家,较2020 年增长9.5%;非遗交易额较2020 年增长11.6%。非遗商品消费者规模达亿级,90后和00后正在成为非遗商品消费主力。
目前,“国潮热”持续升温成为趋势。非遗通过与现代生活、现代审美、现代时尚相结合,不断打造新的国潮品牌,不仅是非遗传承的需要,对提升国货品牌影响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依托大数据技术来处理非遗信息的采集、存储乃至传播、利用,可以更为迅速地实现非遗的有效传播,优化非遗传承渠道,实现传统资源和现代技术的有机对接和融合,从而为非遗传承提供更为便捷的机遇和手段。
研究发现,非遗保护传承模式以“非遗+”实现创新突破,将非遗要素和新产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创意、新模式结合,创造出全新的非遗产品。近几年,生产性保护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方式,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非遗影响力来看,排在前列的为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四川省、福建省、贵州省、陕西省。这些省市依托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拓展非遗展览展演展示方式;同时,支持成立和发展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文创企业,积极搭建平台,助力非遗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生产性保护;积极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推动非遗融入人们的生活。
(摘自《西安晚报》,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