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信的幻觉

①最近读到一篇文章《无知往往比博学更给人自信》,题目来自达尔文的一句名言:“无知往往比博学更给人自信:那些肯定地断言这个或那个问题永远不可能被科学解决的人,恰恰是那些所知甚少的人,而不是学识渊博的人。”

②文章举了一个在美国很有名的例子。1995年,44岁的麦克阿瑟·维乐在光天化日下,一天之内毫无伪装地抢劫匹兹堡市的两家银行。电视台当天在晚间新闻里播放了银行摄像头拍报到的画面,一个小时后维乐被捕。当得知自己被摄像头拍到时他很吃惊,不相信地说:“我明明已经擦了柠檬汁的。”原来他以为,用柠檬汁涂面可以在摄像头前隐形。

③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邓宁和贾斯汀·克鲁格研究了这一事件后认为,维乐用柠檬汁涂面,并不是因为他这个人特别愚蠢,而是出于一种我们大家都不能避免的认知偏误。它包括两个方面:能力欠缺的人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能力强的人则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这种认知偏误起源于人的内在幻觉。这是因为,能力差的人视野狭窄,能力强的人视野开阔。维乐本来就对隐身术有兴趣,又有抢银行的想法,所以,这个隐身术的谎言是他特别听得进去、特别乐意相信的。同样,人们对那些令自己高兴、舒服的谎言,如虚伪的马屁以及宣誓、效忠等,几乎是不设防的。舒服的谎言经常借用一种令人兴奋、一兴奋就忘乎所以的动情语言。

④在一个虚伪的社会里,最通行、回报率最高的谎言就是阿谀奉承,那些好听的话就像窃贼维乐涂脸的柠檬汁——柠橼汁是奉承者提供的,却是接受者自己涂到脸上去的。

⑤费尔德曼写过一本书——《你生活里的撤谎者》。他讨论的不是说谎言应不应该发生,而是说谎言如何发生,这就包括了谎言让人感觉舒服的心理机制和谎言得以茁壮成长的社会土壤。

⑥人们一般羞于承认自己是在奉承,认为那只是必要的“好话”。人们在生活里需要好话,因为好话有社会功能。好话可以用来“表示尊重”。被奉承者经常不觉得对自己的奉承是一种谎话,因为他觉得自己配得上那些好话,他把奉承当作别人对自己应有的肯定和敬重,是先欺骗了自己,才被奉承者欺骗的。爱听好话是人的天性。很多人对别人说好话,就是为了获得一些好处。他们对自己撒谎,也对别人撒谎。

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群体来说,看到“好话”的社会功能,并不等于可以无视它的虚假,学会识别看似好话的谎言是必要的。这不仅是为了不受欺骗,获得真诚的人际纽带,也是为了正确地认识自己,撕破虚伪的面纱,建立起真正的自信,更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加诚信、更加真实的社会,传承优秀民族精神,为祖孙后代撑起精神大厦,让我们的精神家园不荒芜。

(文/徐贲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