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序曲短片中,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数字,从“雨水”开始,最终行至“立春”,给全世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光流转,岁月演进,通过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确把握,中国古人创造了“二十四节气”这一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时间知识体系,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改编自网络)

材料二:

“雨水,和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它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渐少了,雨渐渐多了。”南京天正小学高级教师、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导师李华说。2017年开始,李华和她的同事运营“节日你好”公众号,在每一个节气和传统佳节到来之际,向学生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李华介绍,每年的“雨水”节气,大多数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位置。北半球日照时间慢慢增加,日照强度增强,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日趋活跃,和北方冷空气频繁“过招”,降雨自然也就渐渐多了起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雨水”节气后,冰雪融化,雨水增多,草木萌发,春天回到了我们身边。

古人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一个节气为十五天,又将“五天”称为“一候”,故一个节气就划分为三候。古人也将每一候根据期间的气候特征和物候现象进行了概括。“雨水”当然也有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李华介绍,这三候分别是说,到了“雨水”节气,河面解冻,鱼汛频繁,水獭下水捕鱼。捕到了鱼,水獭舍不得一下子吃光,而是整齐地排列在岸边,像陈列祭祀贡品一样再慢慢食用;“雨水”过后五天,大雁成群结队地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经过春雨滋润,草木抽出了嫩芽,大江南北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生活在农耕社会的人们格外重视“雨水”节气,适当的降水对春耕的开展和农作物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农人通过经验来预测“雨水”节气后的天气,形成了“冷雨水,暖惊蛰”“雨水有雨百日阴”等民间谚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选自《新华日报》,记者于锋,有删改)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比如清明和冬至就既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人们也会在清明时节举行扫墓、踏青等活动,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季节

节气

民俗

春分

“春分到,蛋儿俏”,春分这天,因为阴阳平衡,鸡蛋站立的稳定性最好,就有了“竖鸡蛋”这一习俗。如今这一中国习俗已经成为“世界游戏”。

芒种

芒种时节,正是南方养稻与北方收麦之时。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送花神”的仪式,同时表达感激之情。

白露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小雪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改编自网络)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