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文学类文本阅读

生命的声音

余显斌

①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

②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仿佛世界末日的来临。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的边缘。

③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④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一片死寂,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⑤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已绝望死去。

⑥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还是一种解脱。

⑦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⑧但没有,一点也没有,连一丝风流动的影子都没有。

⑨迷迷糊糊的,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地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不大,花线一般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⑩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⑪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远了,又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这细小的声音,让他看到了生的希望。

⑫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也已濒临死亡的边缘。

⑬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支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⑭他如老僧入定一般,更没有伸手去拍。心想,这时还有个活物陪着自己,也就不忍去伤害这个平时极嫌恶的生命。

⑮蚊子嗡嗡地唱着,这声音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⑯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那么小,不够一粒西瓜籽大。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⑰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⑱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⑲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⑳第六天,一道亮光如从天上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㉑当他被救出时,矿场工人、救援人员都在紧张地呼喊:“医生快来!快抢救!”此时已说不出话的他缓抬手,右手小心地握着,很小心地,在阳光下慢慢打开,里面是一个小小的生命,已经几乎冻坏了。在阳光的抚摸下它又慢慢恢复生机,抖抖翅膀,伸伸爪子,最终鼓足了劲,一振翅,飞走了。

这是一只小小的蚊子。

㉓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