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④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我心里有些难过。
⑤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家。母亲看到他,神色平静,目光柔和,寒寒颤颤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萝卜炖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这样招待他,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的将军?
⑥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坐着,看母亲从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我们沐浴在父亲的目光中,有了满足,有了激励。
⑦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⑧我们会把要填满的地方填满,也包括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但是我又懂得,在那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