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

[材料一]

①我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分三大类:厨余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蔬菜瓜果、腐肉等食物残余;可回收物,是指生活中产生的未污染的适宜回收的废弃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弃电子产品等;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药品等。

②目前,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政策,分类回收垃圾是最好的处理方法,省资源又环保。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③然而,目前垃圾处理大多还采用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严重污染环境。据测算,A市年产垃圾量以5%-10%的速度逐年递增,垃圾处理形势不容乐观,垃圾分类工作也一直难以有效推进。为此,有人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调查1:您对垃圾分类工作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市民意识薄弱,随地乱扔垃圾

73

81.1%

B.没有统一且完善的分类规定

67

74.44%

 C.管理部门未及时清理回收垃圾

57

63.33%

D.可回收重复利用物品被随意丢弃

58

64.44%

调查 2:您认为妨碍您分类投放垃圾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不知道怎样区分各类垃圾

27

47.37%

B.知道分类标准,但认为管理部门不会执行

26

45.61%

C.知道分类标准,但分类投放太麻烦

20

35.06%

D.知道分类标准,但别人不分类扔,自己也没必要分类扔

11

19.3%

[材料二]

①深圳市创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蒲公英计划”,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通过抓实公众教育、建设宣教阵地、打造分类科普推广队伍等,让垃圾分类理念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不断传播扩散,带动每个人成为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和行动者。目前,作为“蒲公英计划”的硬件基础,深圳已建成垃圾分类科普场馆27个。

②重庆市在引导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基础上,一方面落实好“桶边督导”“敲门行动”“积分激励”等监督激励措施,另一方面采取“人防+技防”,共同织就垃圾分类监督网,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③青岛市运用垃圾分类智能机器人技术,用科技赋能垃圾分类全过程。首次尝试运用垃圾分类智能机器人“小睿”,可24小时抓拍乱丢垃圾、破坏环境等问题。此外,智能垃圾桶也很受欢迎,桶内装有摄像头,能精准识别垃圾种类,一旦有人分类错误,物业人员会对居民开展分类指导。

④上海市率先对垃圾分类进行立法,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灵体系建设。自2019年7月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上海市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全过程处置水平整体提升,积极打造垃圾分类升级版。一方面,生活垃圾“三增一减”趋于稳定;另一方面,太端资源化处理能力稳步提升。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