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被称为我国外贸“新三样”产品。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了29.9%。“新三样”叫响全球,背后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积极成效,是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比较优势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2035年)》等政策文件,“新三样”分别对应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新能源应用终端、储能端、电源端,在良好政策环境下迎来了发展机遇。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上升到14年,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这为“新三样”的技术创新、生产制造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比如在长三角形成的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在福建形成的动力电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都为“新三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新三样”能够叫响全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