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

亭:观万景得大全

舒璚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秦汉时期大约十里设一亭,这也是“十里长亭”说法的由来。然而,今天说起“长亭”,中国人多半不会产生沿亭缉盗的联想,反而充满“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愁绪。古人对于离别,最经典且浪漫的表达有两种:一是阳关折柳,一是长亭送别。只不过天下之大,阳关只有一处,长亭却处处可见,以亭寄托离情、乡思、旅愁也更加普遍。

    从管理治安奸盗的肃杀衙门,到充满离愁别绪的意境象征,“十里长亭”的这一段演变之路,究竟是怎样走过的?

    汉代的亭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多——在街道边为“街亭”;在城门旁为“门亭”:在城厢内为“都亭”;在村舍外为“乡亭”……这些都是担负防御、缉盗责任的公所,职能类似今天的治安岗亭。此外还有“五里一邮”的邮亭。

    古人出行,长途漫漫。十里长亭、五里邮亭的存在,本是出于治安警备和邮驿传递的需要,是一个方便缉捕官员、传信差役更换马匹、补给粮草的地方,为行旅止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正是因此,亭渐渐具备了驿馆的特性,成为一处“暂停”之所,让旅途中的人们有了一个迎来送往、驻足暂歇的地方。所以,到了东汉末年,应劲于《风俗通义》里注解道:“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刘熙在《释名》中则说:“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亭,这个原本负责“民所安定”的建筑,至此已基本完成了功能的转变。“十里长亭”的无限诗意,也随着一代代行旅之人的脚步,在山河大地间,徐徐展开。

    中国戏剧史、文学史上极为著名的一幕场景是《西厢记》的“长亭送别”。在古人的诗词文章里,“长亭分别”的基调,无一不是悲伤惆怅的,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李白的“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长亭,用远去的路程,“拉长”了世人的离情,放大了愁绪,让人心有威戚。

    “长亭送别”的基调就是一种含蓄的悲情,它是独属于中国人的离别的浪漫。

    亭是传统古建中最为开敞的一类,几根柱子便撑起整座建筑,可以玲珑得不能再玲珑。这样的设计,最初可能有节省建筑材料的考量,但更重要的在于实现“观望”的目的,可能是瞭望敌情、消防等,也可以是观览周围的风景。

    亭以开敞的空间特征,为人提供了面向自然的开阔视野。东晋王羲之在著名的《兰亭集序》中即这样表达:“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在亭中远眺,可以使人放开胸怀,观察宇宙万物,享受视听的娱乐,而宋代文豪苏轼为《涵虚亭》赋诗,则阐述得更加深刻:“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亭,营造了“虚空”之感,而中国古典的哲学精神里,有特别讲究“虚静”,老子曰:“虚静极,守静笃。”坐观于“空”亭当中,正可与人内心的虚静状态相对应。唐代诗人刘禹锡咏亭“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亭,为观览而摒弃四壁,为遮挡风雨而设顶,哪怕身处山崖险石上,也使人有安然之感……亭一边为人们提供庇护的场所,一边满足着人与自然亲近的追求。

    魏晋南北朝以降,亭受到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大夫的观照,加入了“畅耳目,达神气”的文化感,也成为越来越美的建筑。

    唐代的亭子,又有“胜屋”的美称,既因为许多亭子都身处胜境,也因为亭子被打造得越来越婀娜多姿——形式上突破了常见的四角方形,四角、六角、八角和圆亭出现了,这从敦煌的唐代壁画、存世的亭阁式塔中可见。人们还创造出暑天于屋檐放水、下注如落雨,使亭内温度降低的“自雨亭”;可进行曲水流觞游戏的“流杯亭”等。

    或许正是对亭的美好意境的喜爱,增添了人们修造“美”亭的渴望,以至于亭成了山水间最美的“休止符”——有风景的地方就有亭,因为要停下来看风景,也要在风景里看见亭。

    亭与自然的紧密关系,注定它不会仅仅停留在大山大水之间。大约从南朝开始,亭被移入山石湖塘、竹木花草的园林中,在遮阳避雨、休栖游赏的实用功能外,增添了隔景造景的效果和托物言志的情怀。

(选自《中华遗产》杂志,有删改)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