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当时,蜀地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都江堰。李水治水“循自然,顺水势”,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不同的水脉和地形,无坝分水,壅江排沙,因地制宜,自流灌溉。

都江堰建成后,居住在成都平原的蜀人从此“水早从人,不知饥馑”,泰国在蜀郡获得了继关中平原后的又一个大粮仓,为秦始皇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巨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超过1000万亩。

——摘编自义务教育牧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等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