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

竖井并非抗早的产物(节选)

    ①有的研究者认为河姆渡木构竖井是为防早抗早而筑,这个说法似也值得商榷。我们对任何事物的鉴定,必须把它们放到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减少片面性。河姆渡地势低洼,7000年前是一片湖泊沼泽,到了当代,在宁绍平原中也属常涝的低田。1958年姚江大闸(位于宁波市区附近)未建以前,不论抗早如何,千百年来姚江从未干涸过,这是因为姚江水系连着潮汐,水位随潮汐涨落,只有水中咸分增加,姚江从不露底。每逢大潮汛,则海潮常常倒灌,侵入低田。此外,这一带常年雨量充沛。春、夏、秋常有洪涝,江水浑浊污染,不堪饮用。因而河姆渡及姚江两岸一带村庄,都挖有一口到几口水井,井边都筑有高高的井台,在成、洪入侵时能够汲饮清洁的井水。井主要是为防成、洪而挖。遗址出土的竖井,从井边到外围椭圆形的木栅栏桩,是一道20多平方米面积的高高的井台,这是相当宽阔的,一方面可供多人同时汲水和洗涤,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海水和洪涝时期污水的侵入,以保持井水清洁。由此可见,河姆渡先民构筑的古井取水主要是为了防威和防洪,当然,也并不排除偶尔出现早情时的抗旱之功能。

    ②【A】就在这道宽阔的井台上,发掘刚裸露时还平放着16根圆木构件,这些圆木长1.962.60米之间,直径1518厘米,架成一个近正方形的平面,其中6根的一端各有一个丫叉,另一根一端有一十字形斗口。从这些圆木及从井内出土的苇席残片和井台上许多呈辐射状的小长圆木,考古学家认为在水井上可能盖有简单的井亭,这个推测是不错的,它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井亭是供人们在洪涝阴雨天在井边汲水和洗涤用的。

    ③【B】掘井以取得清洁用水,在古籍上也有记载。《释名》:“井,清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河姆渡木构竖井遗迹位于遗址的第二文化层,也就是说,从第四文化层年代算起,河姆渡氏族在这块土地上至少居住了1400年,在这样一段长长的历史中,出于改善饮水条件而挖一口井当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这从木构竖井的科学结构中也可看出端倪,证明是事先经过相当周密的计划,因而因抗旱而“临渴掘井”的说法,倒显得并不那么可信。

    ④至此,我们似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河姆渡木构竖井并非单纯用于抗早取水的消极产物,而是人类为了在易洪常涝的居住地保证日常洁净用水的一个重大的积极步骤,是饮水文明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为了适应稻谷生产而改造环境的一部分,具有与半楼式木屋相同的内涵。

 (陈忠来《太阳神的故乡——河姆渡文化探秘》)

《竖井并非抗旱的产物》评价量表

评价标准

评价细则

评价例证

清晰性

作者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作者通过“至此,我们似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语句和“:”引出事理,并运用关联词“____”先破后立,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相关性

材料和观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关系。

以第①段为例,印证材料与事理相关。

因为河姆渡地势低洼,在宁绍平原中属常涝的低田,千百年来姚江从未干涸过。

所以河姆渡木构竖井并非抗旱的产物。

因为____ 。

所以人们需要清洁的生活用水。

又因为____ 。

所以河姆渡木构竖井主要是为了防咸和防洪。

精准性

作者提供的相关细节和具体信息足够精确。

文章中【A】句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木构竖井的结构具有科学性,是事先经过相当周密的计划的,从而证明了因抗旱而“临渴掘井”的说法并不可信,体现了文章的精准性。

文章中【B】句也体现了精准性:____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