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今年6月2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嫦娥六号探测器从月球背面为我们带回了1935.3克月壤。这不仅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成功,同时也是中国航天创造的一项世界纪录。
在《开学第一课》现场,航天科技集团黄昊表示,月球是我们人类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的第一站,通过研究小小的土壤,可以了解月球的前世今生,甚至太阳系的奥秘。
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挖的土,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土壤。嫦娥六号是落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月球上最大的,也是最古老的撞击坑。在这“挖土”,可以获得月球最古老的岩石或者月壤的样本。
作为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难度最大的一次任务之一,嫦娥六号的具体难点,一是整个着陆过程特别难,月球背面相对要崎岖,有高地、有低洼,要求着陆更准确:另外一个难点就是通信难,月球背面不能够直接通信,必须经过一个二传手——中继卫星。特别是起飞需要落点的准确位置,确定所处位置才能准确入轨,这就要求航天器更“聪明”。
(刊载于2024年9月,有删改)
材料二:
嫦娥六号有四大“神器”,它们是如何分工协作的呢?
上升器和着陆器落月挖土,挖土成功后,上升器起飞,带着挖来的土与轨道器汇合后,自动把挖来的土放进返回器里,也就是返回器里。最后,轨道器带着返回器返回,返回器打开降落伞“单飞”,带着月壤满载而归。
(有删改)
材料三:
嫦娥探月工程关键任务一览表
材料四:
中国探月工程于2004年正式立项实施,命名为“嫦娥工程”,画出“绕、落、回”三步走的探月蓝图。嫦娥一号任务作为我国首次探月任务,就是要实现绕月飞行的目标。
6月25日下午,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湛蓝的天幕之下,一顶红白相间的巨型降落伞缓缓落下,嫦娥六号返回器到家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激动的人群中,一位白发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主持我国月球探测运载火箭选型论证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尽管已是八旬高龄,每逢探月工程的重要节点,他仍坚持到场见证。“17年来,“长征”火箭以全胜成绩六送“嫦娥”飞天,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还要再接再厉,向下一次成功发起挑战。”这位已经奋战61年的航天老兵豪情满怀。
从望月抒怀到着陆月球,从初探“月宫”到详细勘察,从月面巡视到月背探秘,从创造中国纪录到实现世界首次,中国探月在20年里实现历史性跨越,以探月梦托举中国梦,生动诠释了梦想的力量。
(刊载于2024年9月,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