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作者UID:3133681
日期: 2024-05-17
期末考试
积累与运用(共33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阅读与理解(共37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各题。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③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节选叶圣陶《苏州园林》)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各题。

让塑料成为环境之友

      ①现代生活离不开塑料, 它体轻、防水、价廉, 是包装的首选材料。但众所周知, 生产普通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稳定物质及少量添加剂, 而以这些原料生产的塑料制品不易分解, 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

      ②据法国蒙彼利埃农业与环境工程小组的专家介绍, 为解决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问题, 近年来, 法国科学家和国际同行合作, 一直试图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但就目前而言, 世界各国生产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所使用的原料不一, 有的含有纤维素,有的含有淀粉和人造聚合物, 还有的含有亚麻、大麻、椰子壳等天然纤维。然而, 不管怎样, 这些所谓的可生物降解塑料都不能100% 降解, 而且降解程度和降解所需时间均与周围温度、湿度、土质等有直接关系。

      ③法国专家表示, 他们的研究目标是生产能够完全变成农肥的可降解塑料。但是, 即便如此, 由于这些塑料的成本比普通塑料高出2到3倍, 除了用于农业薄膜外, 可生物降解塑料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取代普通塑料。这就需要研究经焚烧处理后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塑料, 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④经过多年努力, 目前法国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塑料袋基本上是可以焚烧的, 即燃烧后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有害气体的塑料袋。[ 甲] 为此, 法国各有关部门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号召人们重复多次使用同一塑料袋。[ 乙] 与此同时, 法国各报刊和新闻媒体也经常刊载和播出一些有关塑料的基本常识, 告诫人们随地乱扔塑料袋的各种危害和塑料回收的重要意义。如法国《费加罗报》最近报道, 法国人每小时平均消耗100 万只塑料袋和大量的农用塑料薄膜。在法国, 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家庭垃圾重量的11% , 体积的30% 。

      ⑤在法国某著名连锁超市的塑料包装袋上, 醒目地画着一个大灯泡, 上面写着: 请不要随地乱扔此袋; 如果把它放进垃圾箱, 回炉后它产生的能源可以使一只60 瓦特的灯泡照明10 分钟。在包装袋的另一侧, 又这样写道: 在我们的商店里, 这个袋子为您提供包装服务;最后, 您可以把它放到垃圾袋里, 让它转化成其它能源。

     ⑥一个普通塑料袋产生的能源可以供一只60 瓦特的灯泡照明10 分钟!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看见这句话, 恐怕没人再把它随地乱扔。如果再知道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全法国家庭垃圾体积的30% , 恐怕谁也不会再把还能继续使用的塑料袋轻易随便丢弃。

      ⑦如今,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问题。法国这种科教结合, 全民动员的方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选自《科普之友》, 有改动)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各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 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采采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地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责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文(共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