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题

作者UID:12927923
日期: 2024-05-03
开学考试
语言文字运用(10分)
古诗文阅读(20分)
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枕边的夜莺

迟子建

①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②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唉花固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唰啦啦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唰啦啦响。

③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作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作泥了。④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⑤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⑥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不同以往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作烟波了。“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⑦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⑧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⑨如今,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⑩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烷转地歌唱。它们清、湿润,宛如上天撤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读书”与“看书”之间

慧虹

①近来读一些作家的文章,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读书”与“看书”的差异。

②梁衡指出,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思考。阅者,看也。但是比看要深一些,它不是随意地、可有可无地观看,是有目的、带着问题观看,是一个思维过程,边看边想。而对不需太动脑子的、浅一点的东西,消遣、娱乐的,则说看,不说阅。

③王鼎钧则言,“读书”和“看书”不同,读书有方法,有目的,有成果,讲的是读书人的水准。告诉某作家“我读过你的书”或“我看过你的书”,一字之差,寓褒贬、别善恶。

④细细品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一个人如果自我感觉尚算得上是热爱阅读的人,如果在工作生活之余尚且保留了阅读的习惯,就有必要扪心自问——我究竟是在“读书”,还是“看书”?毕竟,“生命诚可贵,时间价更高”。当读者自己深陷于“看书”而非“读书”的案白而不自知时,可能还会沾沾自喜,自鸣得意。殊不知,这样无异于自欺欺人,无异于浪费光阴空耗生命。

⑤我的微信朋友圈中,有人“读书”,也有人仅仅是在“看书”。这两年,社交阅读趋热,我遂被拖进了一个读书群。该读书群中给人印象颇深的有这么两位,一位是某位群友,每天倒是雷打不动地在群内打卡读书。读的速度惊人,两三天即读完一本书,其他群友甚感钦佩之余,请教其读书秘诀及读后所获,没承想得到的回答令人气馁,“读便是了,读后也没感到有啥触动”。

⑥与之相反,该群群主崇尚深度阅读、深度输出,读书速度算不上很快,但只要读过的书,都坚持必须写出一篇不乏干货的读书笔记,晒在公众号上。据其讲,她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按顺序通读,在书上做标记,随时记录所思所感:第二遍梳理全书,画出思维导图;第三遍重点阅读标记段落,结合所思所感精心构思,最终输出一篇绝不敷衍的读书感悟文章。观其公众号中的文章,百余篇读书感悟篇篇耐读,每隔一段时间必有更新,确属难能可贵。

⑦当前,我们置身于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许多人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逐渐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这种状况下的阅读,往往“看”的成分大于“读”的成分。不过,这也并非绝对。曾著有引起广泛反响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作者采铜,就结合自身的阅读实践,谈到过“碎片化时代如何做到深度阅读”的问题。

⑧他就提到,阅读,绝不仅仅发生在把书从打开到合上的时间段,这只是阅读活动中最表层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书中读到的那些精华能否转化为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一个人的阅读如果追求的是一种抵达,是自我生活、人生的某种改变,那么,这种追求改变的诉求反过来会促进我们的阅读。因为很显然,我们要改变,必然要对我们读的文本提出更高要求,提出更多问题,更加主动和迫切,这些都会让我们阅读得更深入。⑨所以,说到底,决定一个人“读书”还是“看书”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着眼于“阅读的抵达”,也就是自我的改变。像有些人的阅读仅仅满足于消闲,茶余饭后拿本书躺着随便翻翻催眠,抑或,阅读单纯就是为了

阅读,徒有一种形式,让自己看起来似乎在做着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聊以自慰。如此,读书充其量不过是在“看书”,那还不如走出户外多看看蓝天白云,扫视一番车水马龙的街景,最起码,有益于眼部健康。

⑩而如果阅读是为了思想的提升,心灵的充实,灵魂的修炼,那这样的“读书”,一定是会有所收获,实现“阅读的抵达”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叶雕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可以说是“早期的剪纸”。在没有纸张的时代,人们便以叶子作为载体进行剪裁。叶雕制作难度较大,其传承和保护面临极大困境。做叶雕主要有两大难点:一个是需要细心,每个制作环节都要严格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另一个是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创作出有内涵、有意境的作品。

“陈氏叶雕”项目传承人陈黎明说:“我女儿从小跟我学叶雕,但技法还有待精进,前些年有几个年轻人找到我,学了几个月,后来都放弃了。学叶雕,要坐得下来、学得进去,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难做到。”如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更多、更好的传承人,让叶雕艺术向更深层次发展。

“一叶一世界,自然相馈赠。千秋故事载,对话古与今。”多年来,陈黎明潜心钻研叶雕技艺,他不仅将当地的太极拳、云台山描绘在了叶子上,而且刻画出了诸多抗疫战士、冬奥冠军的形象。这些作品古朴自然、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故事。

(摘编自《匠心传承,让“落叶”活起来》)

材料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泥塑艺术作为我国一门古老淳朴的民间艺术形式,一直流传至今。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泥塑创作者用最简单、天然的泥土作为原料,用其精湛的手艺把手里的泥巴变成精致的艺术品,收获人们的喜爱。

泥塑的世界丰富多彩,有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从古至今,历史悠久。从佛寺道观的神像,到宫廷官商的案头陈设;从孩童之间的泥塑玩具娃娃,到可以摆放到美术馆的艺术品,都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丰富绚丽的世界。

我国泥塑艺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当时就已经有原始先民们用土烧制成各式各样的器具。不仅如此,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也出土了陶狗、陶猪、陶羊和小人头像等,据考察时间约为六七千年前。这些资料都可以确认是人类手工捏制的早期泥塑艺术品。

泥塑艺术除了历史悠久,分布也广泛。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除了这两大派系外,陕西凤翔、山东高密、河北白沟河、苏州虎丘等地亦为著名的民间泥塑重要产区,我国各地区泥塑作品形式多样、异彩绽放。

(摘编自《源远流长的泥塑艺术》)

材料三:

非遗技艺能够直接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让非遗技艺接轨市场环境,让非遗工艺品延续商品属性,有利于保持非遗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我国七成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乡村,开发非遗市场,发展非遗产业,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有着特殊贡献。如今,很多非遗从业者在保持原生技艺本真性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开发非遗衍生产品和多元业态,通过打造非遗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年轻用户时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科技赋能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给现代非遗技艺带来更多可能。一方面,新媒体平台能够聚合非遗项目、非遗产品、非遗传承人、非遗消費者,进一步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消费的空间。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带来非遗技艺的全新“玩法”。三维途模、5G直播、AI(人工智能)合成、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充分挖掘非遗数字化潜力,为网络用户带来沉浸式、交互式的非遗体验。

此外,推动非遗纳入教育体系,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以往仅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显得单一,社会力量尤其是教育界的力量在现代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技艺活力再现》)

名著阅读(10分)
作文(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