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试卷库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日期: 2025-04-11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乔布斯这样说的原因可能是(  )

A、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B、 哲学能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C、 具体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哲学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B、 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D、 哲学作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最终决定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
A、 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B、 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 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 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  )
A、 运动离不开物质
B、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漫画《火影忍者》有一段精彩的话“每个人都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认识,却又被其所束缚,还将这些称之为现实,但知识和认识是非常暧昧的东西,那个现实也许只不过是幻觉。人们都是活在自我意识之中的,你不这样认为吗?”下列句子与这段话所体现的哲理最接近的是(  )

A、 人在生存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必然性掌握之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
B、 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你要自己去寻找,而不是让别人去灌输
C、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
《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
A、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 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C、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忽视客观规律
创客成功研发“意念控制飞行器” ,当人们戴上脑电波传感器,集中注意力想象自己有兴趣的事情,脑电波增强,飞行器就开始缓缓升空。这说明(  )
A、 意识在一定环境下能够决定物质
B、 意识有时候具有直接现实性
C、 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D、 意识能调节控制人体生理活动
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反作于存在
C、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
D、 意识决定存在的变化
下图既可以看成一个人的正面,也可以看成一个人的侧面。这表明(  )

A、 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C、 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D、 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下图 《可以吃,不可以吃》 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 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C、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D、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下列与之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选项是(  )
A、 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B、 “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实践中赢得价值”(李开复)
C、 “不能用经济学知识去帮助穷人消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穆罕默德•尤努斯)
D、 “实践高于认识,因为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
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可以亲口尝一尝;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却万万不能试一试。《本草纲目》上写得清清楚楚:“砒,大毒也”。这表明(    )
A、 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有的认识来源于书本
B、 任何认识都是在直接接触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
C、 来源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比来源于书本的知识可靠得多
D、 获得认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
现代安全经济学“三角形理论”认为,经济是两条斜边(一条是实体经济、另一条是虚拟经济),安全是底边。如果没有底边的支撑,即使经济发展再快,也构不成稳定的三角形。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 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B、 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C、 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变化会影响整体
D、 要通观全局,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

下边漫画“最难做的事是把容易做的事持之以恒”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A、 要勇于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
B、 要树立信心,正视眼前的困难
C、 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D、 要抓住机遇,促成事物质变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告诉我们(    )
A、 联系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B、 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C、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 事物发展最终是通过量变实现的
成语“吐故纳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包含的共同哲学道理是(  )
A、 辩证否定的原理
B、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
为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2016年我国取消152项行政审批;清理规范192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修改66部行政法规;取消222项职业资格认定。材料表明(  )
A、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B、 制度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C、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上层建筑的变革要适应经济基础
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   )。

A、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C、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D、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动车追尾,雷电惹的祸。城市被淹,雨大惹的祸。桥梁坍塌,超载惹的祸。CPI高涨,猪肉惹的祸。民众怨声载道又是谁惹的祸呢?”网友的一篇帖子折射出某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惯有的思维导致公信力缺失,其背后便是价值观的偏差。这说明( )
A、 只有科学发展观才能决定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B、 价值观的正确程度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
C、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D、 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一定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周易》记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 “器”中概括出“道”,体现(  )
A、 用最一般的本质规律指导获取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的过程
B、 哲学是具体科学之基础,是“科学之科学”
C、 从某一具体领域概括总结最一般的本质规律的过程
D、 具体科学因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宋朝三位诗人描写黄梅时节气候时别有一番情趣,司马光写到“黄梅时节家家雨”,而曾几却说“梅子黄时日日晴”,最有趣的是戴复古折中的说法“熟梅天气半晴阴”。这些看法的差异性说明(  )
A、 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 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 意识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D、 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下面对于“四个全面”认识不科学的是(  )
A、 “四个全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四个全面”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 “四个全面”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D、 “四个全面”符合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

双选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