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正确引领 ④校园教育是培养文明风尚的重要途径
①要求不同民族要通过对话消除分歧走向统一
②说明不同民族的平等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③说明各国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④契合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①增强文化创造力,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
②立足传统文化经济价值,提升文化品味
③在坚持文化自信中加强和推进文化交流
④以立足国际视野和人民需求为根本途径
①复兴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②让中华文化展现出长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③以大众传媒为途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④在继承基础上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①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满足群众需要
②电视节目应迎合年轻观众的实际需求
③利用现代科技实现传统文化形式创新
④利用现代科技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①这些项目集中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②这些项目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③不同文明的交流是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必由之路
④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是实现世界文化融合统一的必然要求
①将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其活力
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各阶段、各环节
④全面继承中国传统道德,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①全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②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④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
①统一思想认识,提供统一类型、统一风格的高品位文化产品
②强力监管整治,坚决查处含有暴力、色情等内容的文化产品
③履行自身职责,认真进行自查自纠,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内容
④加强教育引导,引导青少年要把握正确航向、增强是非观念
①建设先进文化,主动担当起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②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③发展大众文化,让大众文化成为文化建设主旋律
④深刻把握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肯定自身文化价值
①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②保持道德水准,避免思想认识上的差异
③提升文明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④提高思想觉悟,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
②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③以实践的观点为其基本观点,以解释世界为其最终的任务
④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①源自人的思想认识的变化 ②有直接现实性特征
③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这一千古迷思将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实践中得以检验
③认识的反复性意味着人类永远处于接近真理的路上
④任何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现代化奋斗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拓展
②认识是具体的,在循环反复中实现发展
③认识的变化将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真理在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①完成科学实验是发射“墨子号”卫星的目的归宿
②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推动人们探索研究的动力
③科学实验是获得量子科技新认识的重要基础
④人们对量子科学的认识可以超越原有的认识
①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制约建立新的具体事物的联系
②人们可以利用量子科技新技术创造新的物质具体形态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本身固有属性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改造客观规律为人类服务
①各要素的优化组合、良性互动就能推动整体发展
②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因同一性的存在而存在
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
①发展的实质是扬弃,要对原有国家机构进行扬弃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优化职能配置以提高效率
③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提升对国家机构职能的认识
④调整生产关系,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①久久为功、扎实推进——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②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析具体原因,解决具体问题
③改善环境、补齐短板——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④获得感、幸福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漫画中的文字为:成功并不在于别人走你也走,而是在于别人停下来你仍然在走)
①承认矛盾普遍性,寻找正确方法解决争议
②要分析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具体特点
③抓住重点,集中主要的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支流
①支持新出现的事物,促进交互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革命变革
②敢于自我否定,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业务运营效率
③摆脱客观实际限制,通过技术创新,催生新的需求与体验
④在批判性思维指引下,把握技术创新与商业变革的新趋势
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②超前的社会意识能引领社会发展
③上层建筑的调整必须要秉持问题导向和时代精神
④生产关系的变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①相信群众,意识到人民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依靠群众,坚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
③坚定立场,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④坚持信念,发挥人民在社会变革中的领导作用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企业价值观的差异决定企业发展前景 ④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①人生道路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②要自强不息,把人生奋斗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坚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今年5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各地博物馆围绕主题“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开展多项活动,开启博物馆的新探索。
如今,传统的陈列和讲述已无法适应欣赏方式和审美趣味都发生变化的新观众,各地博物馆不断拓展其功能:从单纯收藏研究到重视文化教育,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第二课堂”的影响力;从简单陈列展出到深挖文物内涵,讲出老物件背后的新故事;从实体办展到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更好地吸引新生代的新观众。
当然,博物馆不是游乐场,技术不是展览的核心,要警惕盲目“炫技”和泛娱乐化倾向,谨记博物馆的教育使命,真正实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目标。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提出力争经过5到10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具体来看,这一份规划指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既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性。近几年呼声很高的“产权保护法治化”被明确提到,因为它是公平营商的定心丸和定盘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法定化”也被再次提出,它是“富强”的结果,也顺应法治政府的诉求;绿色发展已深入人心,只有适时建立严格严密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才能获得“和谐”发展。
法与时转,治与世宜。法律总是通过不断回应时代呼声来适应治理的需求。在这一份立法修法规划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立法”。从微观角度看,它为今天如何对待英雄、如何爱国、如何诚信等命题划出了法治红线。而从宏观角度看,则是进一步呼应德治与法治如何相结合的时代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