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人教版历史学科高二年级必修三第六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15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兴中会这一入会誓词后来纳入“三民主义”思想中的(  )

A、 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
B、 民主主义和民权主义
C、 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D、 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是指(  )

A、 民族、民权、民生
B、 民族、民生、民权
C、 民生、民族、民权
D、 民权、民生、民族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 “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下图是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先生(  )

A、 投身维新变法运动
B、 领导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C、 提出并发展三民主义
D、 领导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最基本的相同点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节制资本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 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
B、 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
C、 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
D、 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对孙中山民生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

A、 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
B、 通过民生主义的实施,中国实现了近代化
C、 鼓励大资本家进行垄断
D、 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在民族自救上
新三民主义指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这一观点在当时最主要的影响是(  )

A、 加快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进程
B、 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C、 促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1938年3月,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毛主席亲自撰写一副挽联:“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下列关于三民主义能和共产主义结成“好朋友”的主要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革命的、进步的
B、 孙中山吸取了革命屡屡遭受挫折的教训,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
C、 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三大政策,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 国共两党面临的斗争对象、革命目标相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