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摘编自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材料二
青年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青年由于自我意识不断强化,成长成才目标日趋明确,文化道德修养逐步提升,这使得他们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行为方向、方式、方法日趋稳定,对行为效果和目标的预判能力逐步提升。当前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也广泛影响当代青年精神价值追求,对外开放使中西文化相互碰撞、对比、交汇,拓宽了广大青年的文化视野;互联网的普及把不同时空、各个领域的信息及时、全面地展现,增强了广大青年对信息的分辨、比较、选择的能力;社会竞争的全面深化在考验青年的承压抗挫能力的同时,也不断激发青年奋斗的激情,挖掘广大青年的潜能。‘正是社会的开放性、信息化、竞争性与民主性,赋予了当代青年精神追求的稳健性,使他们能站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与面向未来的高度观察、思考问题,并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当代社会流动变动加大,偶然因素增多,突发事件频繁,各种风险不断,缺乏生活经历与社会经验的青年面对这些客观影响,容易产生思想矛盾、心理冲突、情绪波动乃至行为偏激、冲动,对青年的身心健康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可以说,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时期的青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时相对稳定和成熟,有时又易变和突发,有一定的冲动性。
(摘编自朱白薇、郑永廷《论当代青年精神追求的基本特征》)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自觉成为中国梦的传播者与践行者,要以责任诠释“新青年”,以行动践行中国梦。
如同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同样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国家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是个人命运的一部分。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心系国家更是每个有志青年理当肩负的责任。青年人在逐梦之时,应该紧跟历史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将个人梦融入中国的梦。惟其如此,青年人才能因这梦想的共振,而更有激情,更具力量,更具使命感和成就感。历史的经验表明,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梦,则国有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人人有责,青年尤甚。
(摘编自蔡虎堂、张继春《托起中国梦——中国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