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UID:10360397
日期: 2024-06-25
期末考试
选择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一个社会文明有序,既靠先善其身的私德,也离不开相善其群的公德。

    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阐释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这就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供了依据。《纲要》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③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人际和谐的基础,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五个方面的社会公德内容,涵盖了维护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既针对全体公民也面向领导干部,有着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把这些社会公德要求融入日常生活,强化制度保障特别是法律法规保障,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④“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培护社会公德,关键在于引导公众超越个人狭隘眼界和功利目的,从公益众利层面实现小与大、私与公、家与国的融洽协调。“环保是别人的事情,与我无关”“大善做不了,小善不想做”“凭啥自己冒风险助人为乐”…公德遇阻,说到底是因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群己权界观念等的缺失。张扬社会公德的要诀,就在于唤起人们的公共责任心,公民义务感,破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狭隘心理。广大民众明礼守法的公共文明意识,其实正是最宝贵,最强大的道德资源。

    ⑤道德是生活的哲学。道德建设既重视对孰善孰恶的辨析,更重视知行合一。从公共场所举止文明到邻里相处和睦互助,从举手之劳保护环境到心底无私为民服务,人人谨守社会公德,努力实现行为之善,思想之真、精神之美,就能让道义的力量汇流成河,润泽社会和谐使其有序运转。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对个人而言,激发其“见善如渴,闻恶如聋”的意愿,增进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动力,就能使其成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⑥每个人心底都蕴藏着善的种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纲要》强调:“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高举光照世道人心的公德火炬,培护引领社会和谐的公德高地,激励人们行动起来守卫心中的道德律,一定可以奏响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和声,让德耀中华、德佑未来成为现实。

(选自《人民日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王春正认为,中国和美国都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载体,美方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美国进口商将会承担更多价格上升的成本,美国消费者生活消费支出也会增加。他说:“中国经济基础坚实,经济韧性不断增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定会克服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中国有能力应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提升明显。”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美方把自身利益凌驾于全球利益之上,对多边规则是一个挑战。对于我们来说,要看清美方此举的本质,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也要坚信,道理和正义在我们这边,我们有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摘编自《人民日报·专家研讨中美经贸关系——美国霸凌主义给全球带来巨大危害》)

材料二:

    2019年10月18日,中国经济“三季报”亮相,前三季度6.2%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名列前茅。各种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稳中向好、长期向好是中国经济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的大趋势。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备充足支撑条件。”前三季度,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指出,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从下阶段来看,尽管外部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国内确定性的支撑因素还比较多。”

    服务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7%。从消费市场、居民消费中的服务消费支出等指标来看,服务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10%。

    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特别是随着居民收入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会不断加强。

    转型升级的态势持续发展。从制造业来看,9月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比上月增长了4.9个百分点;9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也超过9%。从投资来看,短板领域投资、高技术领域投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1~9月高技术产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增长速度都在13%以上。

    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度减税降费的政策,同时还增加了地方专项债的规模和加快了发行进度,效果不断显现。金融领域不断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促进实际利率下行等方面也是有成效的,有些效果在显现,有的效果后面会继续显现。”毛盛勇说。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醉红粱

周晓枫

    ①2018年的夏天,在四川泸州,我看到漫无际涯的高粱。对我这种五谷不分的人来说,远看没有结穗的高粱,又像芦苇又像甘蔗;直到它结出红褐色、花椒状的籽实,我才绝不会混淆。高粱,像燃烧的火把,像滚烫的钨丝。这些生长在北纬28度的庄稼,是用来酿酒的糯红高粱。

    ②来泸州收割高粱,我兴致盎然。我一一割断茎秆,我握住的籽穗越来越丰盈沉实。在这块最适合制造蒸馏酒的中国版图上,雨水和汗水滴落,天上的阳光和眼睛里的希望之光闪烁,我们才有这样红色的丰收。江河天成,生生不息;夏收高粱,春酿美酒——所以我们此时收割,是对未来的准备。经过泥窖发酵,经过酒洞洞藏,这些高粱将成为年轻的酒,成为老熟的琼浆。

    ③高粱发酵,是在古老的泥池泥窖里。窖泥取自长江回水弯的五渡溪,那里的泥质黏性强。工艺古老,工具也古老:云盘架、云甑、石缸、冰桶和牛尾巴。它们每年出酒数次,酿造历史距今四百多年,这些器物,这些窖池,经过数千次使用,它们上面叠印着无数劳动者秘密的指纹。

    ④酒有五行,金木水火土。金,是收割高粱的镰刀,是翻动酒糟的铁锹。木,是高粱的植物属性;是烧煮的柴。水,是酿酒的泉;火,是烧起的焰;土,是发酵的泥池泥窖,是蒸煮的云甑和藏储的陶坛。五行聚汇,这是最美妙的化学。其实,茶也是这样,炊饮都是这样。但酒,似乎融汇更多。酒看起来澄澈清透,它汇聚五色:来自高粱籽的红、高粱叶的绿、高粱秆的黄,来自泉水的水晶白,来自窖泥的炭黑。它汇聚五味,既有甜和辣,也有微量且必要的苦和涩,缭绕其间是沉实的香气。

    ⑤悲欢交集的酒啊,放着是凉的,喝下是热的……把丰富的一切压进酒浆。童话里有神仙水,现实中有酒,喝下去可身经百战或百变。有人平常寡言,三杯过后,酒力拆除了自设的樊篱,大开户牖, 风月入怀,似乎所有相遇的都是亲人。酒,无论甘澈还是绵甜,无论清雅还是凛冽,只要酒杯在手,都可以邀约朋友,或对月独酌、无畏孤独。对善饮者来说,酒是一种日常而美好的梦游。如果说一枕黄粱,是梦醒时分破灭了的浪漫主义,那么一醉红粱,就是微醺时刻魔幻的现实主义

    ⑥血粒般的高粱,血性般的高粱酒……高粱,既是粮食也是酒;就像文字,既是灵魂的粮食,也是情感的酒浆。其实酿酒与写作的过程,诸多相似。多余的粮食才能酿酒,酒,服务于精神的享乐。超过基础功用之外的文字表达,才能构成文学。从高粱上打下穗实,酿酒最初取自朴素的粮食;从日常生活中有所发现,写作的灵感潜伏在看似平淡的柴米油盐与春夏秋冬。进入藏酒洞,浸透空气的沉着酒香,让人不饮自醉。酒坛器形巨大,每坛盛纳的酒液都有2000斤,而这样的巨坛,竟在洞中绵延七公里之远。洞壁和坛体都布满益生菌团,使这里像是神秘而潮湿的肠道系统,这是酿造的必经过程;就像写作者曾把素材储存在沉默而幽暗的内心,让它们默默酝酿与成长。气候和储存条件,都影响酒的口味和品质;就像即使相同的题材,因为写作者不同的性格、经历和处理,会形成迥异的作品风格。我们每个人都在国窖1573的实验室里,用基础酒和调味酒,尝试调制自己偏爱的美酒配方。观察量杯,晃动摇瓶,注射针剂,就此产生千变万化。调制的酒体澄澈,无悬浮和沉淀,在看似透明里,却已蕴藏粮香、窖香、沉香以及难以言说的万物。我们在文学世界里又何尝不是如此?寻找恰切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搭配合适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调整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和联合结构,安排人物、事件、场景和意义,让作品变得新颖、丰富、奇妙甚至复杂,产生意犹未尽的回味。

    ⑦一瓶酒要经过历练,如同一个人要经过考验。高粱上演着变形记,脱去表层皮壳,经过锤炼、磨砺、蒸煮、幽闭和点睛般的调校,它们从饱满的谷物,变成迷人的酒液。这是象征和隐喻。也许每个人都是一棵岁月里的庄稼,酝酿生命为酒,辛辣而芬芳。让我们能够记忆自己的源头:高粱般的朴素生长;让我们能够创造自己的远方:酒般的丰富韵味……让我们永不丧失,蕴藏其中,那克制或释放的激情。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琬字子琰。少失父。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时司空盛允有疾,琼遣琬候问,会江夏上蛮贼事副府,允发书视毕,微戏碗曰:“江夏大邦,而蛮多士少。”琬奉手对曰:“蛮夷猾夏,责在司空。”因拂衣辞去,允甚奇之。稍迁五官中郎将。时陈蕃为光禄勋,深相敬待,数与议事。旧制,光禄举三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异者为茂才四行。时权富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以穷退见遗。于是琬、蕃同心,显用志士,平原刘醇,河东朱山,蜀郡殷参等并以才行蒙举。蕃、琬遂为权富郎所见中伤,事下御史中丞王畅、侍御史刁韪。韪,畅素重蕃,琬,不举其事,而左右复陷以朋党,畅坐左转议郎而免蕃官,琬,韪俱禁锢。琬被废弃几二十年。至光和末,太尉杨赐上书荐琬有拨乱之才,由是征拜议郎。中平初,出为右扶风。又为豫州牧。及董卓秉政,以琬名臣,征为司徒,更封阳泉乡侯。卓议迁都长安,琬与司徒杨彪同谏不从。时人惧卓暴怒,琬必及害,固谏之。琬对曰:“昔白公作乱于楚,屈庐冒刃而前;崔杼弑君于齐,晏婴不惧其盟。吾虽不德,诚慕古人之节。”琬竟坐免。卓犹敬其名德旧族,不敢害。后与杨彪同拜光禄大夫,及徙西都,转司隶校尉,与司徒王允同谋诛卓。及卓将李催、郭汜攻破长安,遂收琬下狱死,时年五十二。

(选自《后汉书·黄琬列传》

诗歌鉴赏
情景默写
语言表达
命题作文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