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政治思品(道德与法治)试卷库

2017-2018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15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列对国家利益认识错误的是(    )
A、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B、 国家利益离我们很遥远,与青少年无关
C、 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D、 没有国家利益,国家就不能生存,国家就难以发展
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当时,他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服从分配。于敏用行动告诉我们(    )
A、 国家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应自觉服从国家利益
B、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相互矛盾的
C、 维护国家利益就不能顾及个人利益
D、 国家利益和个人没有紧密联系
日本上演的钓鱼岛国有化闹剧终于突破了中国人民的容忍极限,国内爆发大规模反日示威活动,西安、青岛、长沙等数十个城市,发起民众保钓行动。抵制日货的民间情绪高涨,但是,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有人当众焚烧打砸日系车,烧毁日本商铺等一些非理性乃至过激的抗议行为。这告诉我们(    )
A、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但要理性爱国
B、 只要是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行为,怎么做都可以
C、 处理钓鱼岛问题是成年人的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D、 日本欺人太甚,可以理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行事进退,一切皆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躲开?这句诗强调的是(    )
A、 个人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 只要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C、 符合国家利益的一定符合个人利益
D、 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非选择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