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小学语文试卷库

五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科学小品文)

作者UID:7189882
日期: 2024-11-22
复习试卷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_______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没有抱成团的智慧,(   )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_______,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阅读

最佳用脑时间

①最佳脑时间,就是我们的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刻。在这段时间里,大脑接收信息整理信息贮存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的效率比其他时间都高。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去学习和创造,取得的效果会比平时更好。

②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说,一天里早晨的阳光最好。但是,实际上,“最佳用脑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一到了夜间,脑细胞就处于兴奋状态,思维十分活跃,精力高度集中,工作效率极高。大多数作家都习惯夜间挥笔。鲁迅先生白天会客、看报纸,到了晚上就开始写作,常常写到第二天的一两点钟。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习惯通宵写作。巴尔扎克则更独特,他吃完晚饭就睡觉,在午夜起床开始创作。许多人的美妙作品往往都是夜间工作的产物,有的作家甚至将书的名字取为《灯下集》《月下集》《书海夜航》《燕山夜话》等。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大脑在白天的思维效率较高,比如诗人艾青就喜欢在清晨写诗,作家姚雪垠和数学家陈景润习惯在凌晨三点起床投入工作

    ③总之,不同的人,大脑活动的特点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他在一天里的思维效率也是不同的。就记忆来说,清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的效率比较高。因为在清晨,大脑里没有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在晚上记的东西比较牢固,因为它不再受新的学习材料干扰。因此,选择清晨和晚上的时间读书、背诗、记单词是比较适宜的。我们找到了自己大脑的活动规律,就可以利用它更好地学习和创造,以求在单位时间内做出较好的成果。

    ④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不宜长期夜间用脑,但偶尔在情绪激动、大脑兴奋的状态下间断地干几次,还是可以的。如果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昏昏欲睡,还硬用刺激神经的办法去学习,不仅效果不好,还有损健康,不宜提倡。

    ⑤所谓“用脑时间”问题,从广义上讲,有一层意思,就是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佳用脑年龄区。这个时期大脑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创造能力及对信息的自觉调节能力最强,容易产生创造的冲动。因此可以说,在一天中的最佳用脑时间内和一生中的最佳用脑年龄区里,勤奋地学习和创造,是人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阅读

你的体重,它们决定

    ①如果你曾经与肥胖斗争过,你应该很清楚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节食、锻炼、遗传基因。道理很简单,你吃得越多,动得越少,就会越胖。在这个方程式上,个人的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第四个因素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尽管它们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肠内细菌。

    ②它们的学名是:肠道微生物群落。这群微小细菌以上千亿兆的数量居住在人类的肠道中,它们很大部分的成员是厌氧菌——可以在缺氧的情况下存活。

    ③这群微生物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换言之,它们能够调节人的体重。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平衡与否,是决定人体肥胖或苗条的关键。因此,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④通过对老鼠的研究表明,体型肥大者和体形消瘦者的肠道内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肥胖老鼠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多得多。在体重正常的老鼠体内,情况则正好相反。人体内的菌群虽然种类繁多,但是90%都属于两大类菌群厚壁菌类群和拟杆菌。其中,厚壁菌类群能够导致肥胖,而拟杆菌能够分解人体本身无法消化的多糖,如纤维素等,它们在向人体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为自己和肠道中的其他细菌获取食物。

    ⑤人类的日常食谱是如何影响肠道菌类的数量和种类的?研究人员用不同种类的食谱喂养老鼠,其中一种是典型的西方食谱,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享用”西式大餐后的小老鼠们往往体重增加:其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而另一组喂食低脂低糖的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拟杆菌较多,这些小老鼠大多体重下降。

    ⑥目前还不能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之间谁为因谁为果,但是上述研究的发现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你的体质是否容易肥胖。实验表明,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改变肠道内细菌群的种类和数量,让我们更好地消化新食物,从而改变体重。以小老鼠为例,把长期食用低脂的小老鼠的食谱变成高脂的西式饮食,那么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这些小老鼠肠道内的厚壁菌数量会大幅增加。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厚壁菌对肠道吸收的影响往往被科研人员所忽视。这个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最终对菌类进行标示,从而撰写出影响身体肥瘦类型的肠道菌类食谱。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所摄取的热量进行检测或控制。

阅读回答问题。

有趣的蜗牛

    蜗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软体动物,它驮着一座小房子似的硬壳,脑袋随时可以缩进壳里,很惹人喜爱。

    我小时候唱过一首儿歌:“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的确,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高高翘起来的那一对触角顶尖上的两个小鼓包,就是它的眼睛。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伸出触角后眼睛睁开,要缩回脑袋之前再闭上眼睛,说明它是有眼皮的。下面一对较小的触角在嘴边,也许是探测地形的工具吧!

    蜗牛喜欢吃菜叶。它们一爬到菜地里,就立刻吃起菜叶来,这对蔬菜可是不小的祸害呢!蜗牛吃东西的时候,一面分泌唾液,一面用细小的牙齿嚼碎食物,以便消化!

    蜗牛的行动很慢,我们常常用蜗牛来形容一个人走路慢或办事不麻利。①蜗牛爬行时,腹部横纹像波浪一样不断地往前推进,脖子伸得很长,触角一颤一颤的像个老头儿,十分有趣。

    蜗牛在休息时也很有意思,它把头往壳里一缩,便“高枕无忧”了。遇到干旱,它躺在壳里,把“屋门”封好,等下雨时再捣破“屋门”伸出头来活动。

    在同等适宜的生殖条件下,蜗牛越大产卵量就越多,卵是白的或黄的,米粒大小。产卵前,它要据个深坑,把大半个身子埋起来,然后把卵产在坑内,防止宝宝受潮。这个时候,人不要动它,不然会影响它的生育。产卵后约20天,小蜗牛便出来了。②一只蜗牛能活5~6年,像它这么强的繁殖能カ,过一两年就会子孙满堂。

    蜗牛可以供人食用,个儿大的蜗牛内质好,蛋白质含量高,极富营养,是一道越来越受人们喜爱的菜。

课外阅读。

螳螂

法布尔

    螳螂的外表很美丽。它长着细长的腰身,还披着一件淡绿色的外衣。当它把上半身直立起来的时候,前腿也会前伸,就像正在祈祷一样,模样很像一个虔诚的修女。

    螳螂虽然很美丽,但性情却非常凶猛。它那像镰刀一样的大腿是一对捕捉足,腿上有很多钩刺和锯齿。它的小腿上也有很多锯齿,甚至比大腿上的还要多。小腿锯齿的末端长着尖锐的硬钩子。记得有一次,我试图抓住一只螳螂。我一碰到它,就被它的刺牢牢“抓”住了。

    螳螂静止的时候,看起来很温和。(   )只要别的昆虫在它面前路过,(   )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它就会立刻把翅膀伸展开,用大腿迅速地把路过此地的昆虫抓住。然后,它就会用力把钳子夹紧,可怜的昆虫就会立刻被杀死。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蝗虫向一只螳螂走过桥。没等蝗虫靠近,螳螂就立刻张开翅膀,同时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嘴里还发出像蛇一样的“咝咝”声。这是一种心理战术,是利用对方的恐惧心理来打败对方。螳螂的眼睛一直瞪着蝗虫,可怜的蝗虫别吓傻了,竟然朝着螳螂走去。

    当蝗虫靠近螳螂时,螳螂一下子把它抓了过来,蝗虫再怎么反抗也逃不出它的魔爪。接下来,螳螂就开始享用自己的美餐了。

    除此之外,黄蜂也是螳螂的美食。螳螂经常躲在黄蜂的蜂巢旁边,等待猎物飞过来。一些粗心的黄蜂常常忽略螳螂的存在,当它们发现螳螂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逃跑了。

课内阅读

松 鼠

    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②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③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④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叫声。

    ⑤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敞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⑥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总是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阅读回答问题。

发光生物:萤火虫

    ①说起发光生物,萤火虫算得上是“明星物种”了。

    ②古人很早就认识了萤火虫。在《礼记》中,“萤”被解释为“飞虫营火”,把会发光的昆虫统称为“萤”。其实会发光的虫子,可不止萤火虫一家,现在只有鞘翅目萤科下的种类,才称得上是正宗的萤火虫。

    ③萤科是个大家族,世界上已经发现了2000多种,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只要不是太干旱,都不难找到它们的踪影。大多数萤火虫,体型也就1厘米左右,最明显的“家族标志”是腹部末端的白色发光器。一般雄萤有两节,雌萤只有一节,荧光就是从这里发出。为适应黑暗环境,萤火虫一般还长着超大的复眼,大到几乎占满整个头部。

    ④萤火虫属于全变态类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人们只看到成虫点亮黑夜,其实萤火虫的整个“虫生”,都光辉闪耀——有的萤火虫卵快要孵化时,就能发出荧光。

    ⑤从卵中孵化的萤幼虫,身体扁平,体表色深,配上尾部的荧光,造型就像外星异形,完全看不出成萤的样子。按生活环境,萤幼虫可以分为水栖型和陆栖型。水中生活的幼虫,有的每个“腹节”的侧面,长有一对呼吸鰓,因此能在水下呼吸。萤幼虫食量巨大,主食蜗牛、蛞蝓及小型昆虫。有些种类的幼虫,在腹部末端也有发光器,但不同于成虫的“荧光条”,幼虫一般是“荧光点”。成体萤火虫,靠荧光传达“情话",但对未成年的幼虫来说,发光又是作何用呢?其实是用来“防身”的:遇到胆小的捕食者,突然闪光就能吓退它们。要是碰到“老司机”,这一招就不灵了。但萤幼虫当然还有后招:危急之际,幼虫身上的腺体,会分泌出重口味液体,形成“生化护盾”。万一碰上个“愣头青”,非得咬一口,幼虫体内的有毒血液,也能让“愣头青”恶心加呕吐。下次再碰到闪荧光的虫子,想想之前的难受劲儿,自然绕道而行。

    ⑥幼虫吃够的“本钱”就会钻入土中化蛹。萤蛹已经有了成虫的轮廓,有的种类只在尾巴尖儿发出淡淡的荧光,有的则是一身荧光服。

    ⑦虽然顶着“萤火虫”的头衔,但在萤科家族中,却有几位成员徒有虚名,压根不会发光。按成虫活动时间的不同,萤家族又分为日行性、夜行性和日夜两行性。只有在晚上活动的种类,发光才有意义。而对于白天出动的萤火虫,发光纯属浪费体力。要是追溯家族史,莹火虫的祖先原本不会发光,还是在白天活动,全靠信息素传递信息。最早是幼虫习得发光技能,在晚上警示敌人保护自己,并把荧光改进成炫酷的交流方式,这才转战夜场生活。此时荧光取代了信息素,成为虫间交流的主流方式。

快乐阅读

_________

    我的想象仿佛乘坐着宇宙飞船,一下子飞到了我们的未来学校,这时我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之中……

    校门口,有两个高智能机器人,每天站在那儿欢迎我们来到学校。我们可以和机器人交谈,我们提出各种各样怪怪的问题都难不倒它们。一进校园,有一排醒目的电子荧光屏黑板报,只要一按电钮,它就根据你的要求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校园的中心是一个大型的运动场,它的上空有一个由活生生的植物编织而成的顶。下雨时,它可以为我们遮雨;天晴时,一按红色按钮它就自动打开,变成了一个大大的花环,围绕着运动场,美丽极了。运动场分两层,第一层有绿色的环形跑道,中间是一个栽满绿草的足球场,同学们可以在上面踢足球、做游戏。第二层设有先进的体育设施,有电子篮球场、高科技游泳池、电子乒乓球场、……,这些都是用电子计算机和TX射线控制的。运动场的周围是同学们用基因工程培养出来的新型植物组成的大花园,一棵树上可以开桃花、李花,还可以结挑子、李子呢。

    运动场的正前方是用植物编成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房子里面冬暖夏凉,(     )这些植物可以自然地调节里面的气温。教室里面的黑板是用电脑荧屏制成的,我们的老师只要按鼠标就可以轻松地进行教学了。我们的桌椅是可以按身高进行调控的,(      )你写字姿势不正确,它(      )会悄悄地发出信号,要你及时纠正。我们的书本是用宽宽的海带做成的,墨水是五彩缤纷的牛奶做的,笔是用可以吃的食物做成的,用完以后可以吃,再也不会产生那些污染环境的垃圾。

    运动场的左侧是一栋科技楼。第一层是电子图书馆,里面只有电脑,我们只要按鼠标就可以查到你所需要的信息。第二层有现代化的音乐室、美术室等特长室。第三层是生物科技馆,里面有用基因克隆的新品种动物。第四层是时光隧道,上历史课,我们就乘坐着时光隧道车去古时候考察。

    啊!未来的学校您是多么令人神往。这一切还要靠我们今天脚踏实地认真学习,长大后去创造,去实现这美好的梦想。

课内阅读

海底世界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

    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

    海底有山峰,也有峡谷。这里富含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自然界的时钟

    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其实,留心看看大自然里的生物活动,你会发现,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仔细观察一下各种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你就会发现它们各有一张时间表。做啤酒的蛇麻草在凌晨三点左右开放,到八九点钟就调谢了;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才打开喇叭,快中午时便收拢了;五点左右野蔷藏绽开笑脸;六点左右蒲公英和龙葵向你点头;七点左右芍药开始争奇斗艳;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才展现它的美貌;下午六点左右,丝瓜花悄悄地舒展花瓣;日落西山以后,夜来香不声不响地开始吐香;月光花在皎洁的月夜里盛开了,好像美女揭开了面纱……

    植物知道时间,小动物也是这样。东方欲晓,百鸟就开始啼鸣了。日落西山,鸟入林,鸡上窝,躲在地洞里的老鼠却蠢蠢欲动了。猫头鹰似乎知道老鼠的底细,它白天睡觉,夜间到田野中巡逻捕鼠,不用小闹钟,到时候它自然就醒了。

    不仅如此,连没有手表的昆虫也知道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中午飞向午时花;至于夜蛾,它们是夜来香的客人,每天晚上总是准时去拜访它。

    有人认为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为生物报了时,但这只是生物有规律活动的外在条件。在动植物生命的内部还有一个像钟表一样的机构,生物用它计量着时间,这个神秘的生命之钟,就叫“生物钟”。正是靠着生物钟,花草才能感知时间,昆虫才能按时“赴约”。

阅读。

河狸建筑师

    ①嘘,小声点,别惊动了河狸先生。

    ②这儿是新疆北部的布尔根河下游,沿岸长着茂密的苦杨、土伦柳和香蒲草,浅浅的水边生出一丛丛水葱。四周静悄悄的,几乎没有一丁点儿声音。河狸先生就喜欢这样的环境,它要在这里安家了。

    ③它首先选择了一处溪流,和家人一起修建水坝。修水坝需要木材,这个好办,就地取材就行了。河狸先生是优秀的伐木工,它那强大无比的门牙,能轻而易举地啃倒碗口粗的大树,再把树啃成几截拖进河里,作为大坝的框架;然后找来树叶、泥土,填塞其中的缝隙。筑坝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好在它不是孤军作战,每位家庭成员都会全力以赴,共同分担。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劳作,一个像模像样的水坝就完工了。

    ④这个水坝能使附近的水位上升一米左右,从而把溪流改造成宁静的小水库。即使枯水期到来,水面也不会明显下降。有了这样的小水库,河狸先生终于可以放心修筑自己的家了。

    ⑤它的家建在哪儿呢?

    ⑥河狸先生把家修筑在河岸边。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大门”是藏在水面下的。进了“大门”,有一条三四米长的通道。通道是斜着往上的,这样河水就不会漫进家里。通道的尽头离地面有二三十厘米。在这里,河狸先生修建了好几个洞穴,那是它和孩子们的“卧室”。卧室里铺垫着柔软的树皮,住着相当舒适。通道上方,还钻了一个通向地面的小孔,作为透气的天窗。窗口覆盖着草根和树枝,非常隐秘。

    ⑦河狸先生能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精心建造自己的家,不愧是动物世界中出色的建筑师。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