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期初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0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1793年,卢浮宫正式作为法国国家博物馆对公民开放,开放之初,里面的藏品多以宣扬革命的当代画作为主,如《网球场宣言》、《攻占巴士底监狱》、《处决路易十六》等。这反映了(    )
A、   卢浮宫成为新国家对外宣传的工具
B、 巴黎公社革命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
C、 公民权利观念和共和意识逐渐增强
D、 启蒙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核武器是威慑武器,其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核大国与核小国的区别,而信息技术如同核技术一样,在国际社会中具有“均衡器”的作用。据此可知,新科技革命(    )
A、 消除了世界性大战的爆发
B、 改变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方式
C、 推动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D、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代民法直接来源于明代民法,继承了唐宋以来民事法律规范与民事诉讼中的若干制度。民法散见于《大清律例》、《大清会典》、《户部则例》、《六部则例》及其它法规。清代民法中,不仅雇工、佃户、手工业者、商人都具有较完整的民事权利,即使改变身份的贱民也作为主体参加民事活动,这是清朝以前所不曾有的。清代民法一方面沿袭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又注意维护封建的家族主义,作为族内法的家法族规,成为国法的重要补充。

——摘编自张晋藩《清代民法综论》

材料二:中国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康有为提出建立法制局,他认为,外国人在中国自治其民,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实为非常国耻”。光绪三十三年(1907)命参酌外国法律制定民律,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分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共三十七章。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1979年,我国再次起草民法典,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大世界历史事件的两种观点,约公元500—1900年(节选)

欧洲中心论

反欧洲中心论

600—1000年

欧洲开创了中世纪的农业革命。

公元前400—公元500年

中国开创了诸多技术发明,促进了欧洲18、19世纪的农业革命。

约1000年

意大利人开创了远距离贸易及早期资本主义,意大利成为全球主导力量。

约800年

意大利人加入了亚非主导的全球经济。东方全球化导致了“东方”“资源组合”的传播,从而促进了落后西方的发展。

1434年

中国从世界退出留下的真空很快被优越的西方填补。

1434—1800/1839年

中国保持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和生产国的优越地位,能够抵御西方的侵入以及支配欧洲商人。

1455年

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

1040/1403年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040);朝鲜人首先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1403)。

1492年后

欧洲的“大发现时代”和早期西方全球化的出现。

约500—1500/1800年

亚非的“大发现时代”;东方缔造并维持全球经济(以及主导了东方全球化),中国选择不实行帝国主义。

1700—1850

英国工业化是内部的或自生变革的成功。

1700—1850年

“非欧洲世界”(特别是非洲)为英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后者对其诸多资源的搜取和剥削。

19世纪20年代

英国扭转了对中国的贸易赤字。

19世纪20年代

英国只是通过向中国推销鸦片才扭转了贸易赤字。

1839—1858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以武力打开并挽救了中国落后的经济。

约850—1911年

中国保持对世界贸易的开放,并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

——(英)约翰·霍布森著、孙建党译:《西方文明的东方源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