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科学试卷库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选择专项练习(1)
作者UID:8371386
日期: 2025-02-15
同步测试
单选题
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若照相机位置不变,比较池水中有水和无水两种情况, 无水时( )
A、 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会略小些
B、 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会略大些
C、 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会略大些
D、 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会略小些
如图甲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的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图乙中的( )
A、
B、
C、
D、
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B、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C、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D、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 10cm 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 20cm 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 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
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A、 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
B、 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在下图中,各选项图中S是发光点,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A、 缩小的虚像
B、 放大的虛像
C、 缩小的实像
D、 放大的实像
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均不能成像
B、 甲,乙均不能看到像
C、 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
D、 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 当u=15 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
C、 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如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不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酒和凸透镜对光产生折射,出现放大的像
B、 空杯时,“七仙女”的图片可能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小,使原来在焦点上的图片移在一倍焦距以外,成放大的像
D、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原来在焦点上的图片移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
圆柱形玻璃杯后的白纸上有一水平方向的箭头,如图所示。慢慢向玻璃杯中注入水至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下列图中符合放大镜原理的是( )
A、
B、
C、
D、
如图,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光线AB经过某凸透镜的一个焦点,B点在薄透镜上。已知F是该透镜的另一个焦点。若使用圆规和刻度尺来确定透镜的位置,则还需要知道的条件是( )
A、 光线AB经过的焦点位置
B、 透镜光心的位置
C、 光线AB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D、 不需要任何条件
如图,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
A、 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B、 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
C、 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 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如图所示,小闻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 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
C、 若要使像变得更大,可以把凸透镜适当靠近胶片
D、 将白色墙上蒙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
几位同学分别用A、B、C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时,保持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相等,得到它们的成像的记录如表。则三块凸透镜的焦距关系正确的是( )
透镜
像的性质
A
放大
正立
虚像
B
缩小
倒立
实像
C
放大
倒立
实像
A、 f
a
>f
b
>f
c
B、 f
c
>f
b
>f
a
C、 f
b
>f
c
>f
a
D、 f
a
>f
c
>f
b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高为10cm的物体由该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高为7cm的象,则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一定是( )
A、 小于20cm
B、 大于20cm而小于40cm
C、 等于40cm
D、 大于40cm
小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蜡烛位于透镜左侧的某一位置。小丁首先在60cm处观察到像,如图甲;之后在60cm处固定一平面镜,眼睛在蜡烛上方向平面镜看去,如图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B、 该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 5cm
C、 甲图中,观察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可以通过平面镜看到原蜡烛放大的虚像
下列对各实验的相应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绕 ON 向后转动板 F,反射光线 OB 的传播方向将会随之改变
B、
移动蜡烛 a,发现其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C、
从 S 点发出的一束光斜射到水面,其传播方向可能正确的是①
D、
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人眼球的成像特点相同
试卷列表
浙江省金华市开发区2024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科学试题卷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成绩调测九年级科学试卷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试题 科学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九年级科学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检测 科学试题卷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科学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区 萧山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浙江省衢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学科素养监测科学试题卷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科学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年级 科学期末质量检测卷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业水平监测 九年级科学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业水平监测 八年级科学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八年级科学试卷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调测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教育网站链接
在线组卷
课件下载
评课网
课件工坊
PPT模板
排课软件
云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