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纲要》提出,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如图为港珠澳大湾区简图。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实行“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地通过分工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材料二: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发展实行“腾笼换鸟”战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高科技人才和技术大力引进,以实现改革开放的第二次腾飞。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略图(左图),两中学生对话图(右图)。
材料一: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人员往来一直很频繁,早期主要是探亲访友,现在则主要是商务往来与旅游。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图”
材料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改革开放4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部分区城示意图。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区域从境外引进资金等发展外向型经济,不少企业的产品销售都与国际市场息息相关。人们常将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形象地概括为“引进来,走出去”。图1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形分布,图2示意香港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