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画信画信
(汪亭)
母亲托老乡捎来一双老棉鞋。
我打开包裹,发现鞋子里塞了一张纸条,上面画一件棉袄、两床叠在一起的棉被,还有几粒用斜线划去的药丸。纸上的铅笔画,隐约有多处反复擦拭的痕迹。
我仿佛看到母亲僵硬皲裂的手,握着细细的铅笔和橡皮,一次又一次,不停地画着、擦拭着。我的眼角不觉潮湿了,心里一阵阵酸楚。
老乡拿过画纸一看,很是不解地问我:“你妈妈这是画的什么啊?”
我哽咽着解说:“我妈讲,天气冷了,要多加些衣裳,晚上盖两床被子,记得睡觉前掖好被角,不要着凉感冒了。”
他听后,万分惊奇地望着我,说:“这么简单的画,你竟然能懂你妈妈的意思?”
我心中五味杂陈,告诉他,像这样的“信”,母亲曾经也“写”过。
高三那年,为了能多些时间在学校复习功课,我两个月都没有回过家。母亲便托到镇上赶集的乡邻送来生活费。乡邻临走时递给我一张很小的纸条。
当时,正是课间,走廊里挤满了同学。我看着纸条,一个家住镇上的调皮男生飞快地掠过我身旁,从我手中抢走纸条,跑到教室,站在讲台边打开了,他神情怪异地看了几秒,随后向我扬起纸条,嘲笑地喊道:“你妈画的是什么东西啊?你妈不识字呀!”
顷刻,我脸颊通红,迅速地奔上讲台,抢过纸条。我看见上面画着: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头猪,还有一沓厚厚的人民币。刹那间,泪水不停地在我眼眶打转。我怎么也没想到,大字不识的母亲,居然会想出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告诉我:家里有钱,在学校不要苦着,多吃些水果和鸡蛋,到食堂多买些荤菜。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滴在纸上,哭了起来……
当我把信的意思“读”给同学们时,包括抢我纸条的那个男生在内,很多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平日沉默不语的一个男生也吼道:“为了乡下那些不识字的母亲们,我们更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读书!”教室里一阵沉默,大家悄悄地把头埋进书本……
在贫瘠闭塞的乡村,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围着灶台操持家务的母亲们都不识字。她们生活的全部,除了一家老小,就是鸡鸭田地。屋里屋外,穿着儿女不要的旧衣,挑水砍柴挖地种菜。寒来暑往,清晨,第一个起床,烧饭换洗。夜晚,最后一个睡下,缝补衣袜。
如今,再次看到这样的画信,我的心,依旧被一股暖流搅得汹涌澎湃。恍然间,我醒悟,这些年来,在不识字的母亲心中,一定有个信念始终支撑着她,不辞劳苦地,将一份牵挂飞越千山万水,送至儿女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