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备考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

作者UID:7319097
日期: 2024-11-13
一轮复习
单选题
填空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

生命永恒的香味

马  德

①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味。一个人,若手头,桌头,床头,总有悦心的书陪伴,是一生的幸事。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

②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晴到朝暾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世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即便从青春读到暮年, 从黑发读到白首, 也自痛快淋漓, 无怨无悔。

③读书是智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本身,却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一个人在自我精神的世界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一定是一本本的书,为他的心灵,暗开了一扇扇门,默指了一条路,所以才活得豁然开朗,意境层生。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书的智慧,对人的提升与引领所致。愚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暗夜之中,只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活过;而智慧的人,书是心中永远的明灯,引领自己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走出完美的人生。

④读书可以培养人儒雅的气度。   A  。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古今中外,万千气象,云集其中。这些书,足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完美人的灵魂。常读书的人,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锦心绣口,才华横溢。   B  , 其实就是指书的灵秀,书的雅致,书的睿智,穿过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然后,由内及外,附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翩然的风度,一种迷离的气质,超凡脱俗,卓然于众人之上。

⑤被命运的大书影响过的人,不会轻易被生活打败。在这个世界上,有经历过大起大落大荣大辱,九死一生而百折不挠的人,有遭遇过多舛的命运,遭受过灭顶的打击而顽强拼争过来的人,读这些人物的著作或传记,常常让人热血喷涌,灵魂震撼。这样的书,连缀在字里行间的,都是精神之钙。读它,可以厚重人的内涵,使人变得刚强勇毅,不畏强暴,不畏艰险,从而淡定地面对生活呈现给自己的一切。

⑥读书的人不会孤独。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心灵的朋友,在独酌的时候,它会与你同饮;在孤寂的时候,它会与你静坐。它是平淡的朋友,不喧哗,不招摇,以自身的智慧丰富着你的智慧,以自身的儒雅引领着你的儒雅,以自身的内涵厚重着你的内涵。它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你的思索。它以自己的简单,成就着你的丰富,它以自己的开放与接纳,完善着你的精神世界。

⑦时光流逝,岁月不言,生命一天天在书香的濡染中,会变得愈加醇厚耐品,一种灵魂的香味,自然会生发出来,飘逸四散。那如兰的一缕芬芳,就是我们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痕迹。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别把鲁莽当勇敢

苗向东

①很多孩子在看动画片时,常羡慕临危不惧、英勇顽强的英雄,因此,有些孩子会模仿英雄的行为,常做出一些危险举动。主持人汪涵小时候很调皮,一次小朋友打赌,说:“谁敢从二楼跳下来,我们就叫他大王。”汪涵就真的从二楼跳了下去,然后喊道:“叫我大王!”说完汪涵就站不住了,跪了下去,他骨折了。我们很多人做事虽然看起来大胆勇敢,什么都不怕,但从不考虑后果,这实际上是鲁莽的表现。

②《狮子王》里老狮王对小辛巴说:“勇敢不代表到处闯祸。”很多青年总把鲁莽当勇敢。比如很多学生去未开发的溶洞探险,去原始森林远足,追求刺激,可是身体素质不过关,临行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没有受过专业技能训练,没充分了解其危险性,没有相应的自救安全知识,凭借好奇和冲动就深入一些危险区。这都是鲁莽的极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

③鲁莽往往以勇敢的名义出现,让人热血沸腾,但勇敢不是鲁莽,那什么是勇敢呢?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在他看来,仁、智、勇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有仁德之人是乐观通达而没有忧虑的,聪明而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迷惑的,勇敢的人是无所畏惧的。三者之中,仁是核心,智是知仁,勇是行仁,“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因为真正的勇敢是从仁义之心产生出来的,因此,有仁义之心的人肯定勇敢,而仅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义之心。勇是仁者之勇,是智者之勇,而绝非匹夫之勇。苏轼曾说“大勇若怯”,勇敢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方式,勇敢不仅指不怕死,视死如归,还知道不做不值得、不仁不义的事,能够自律、止损,好好地活着,勇敢地活着。

④勇敢必须包含正义的目的,它的出发点是责任心。为了心中的信仰、探求真理和社会正义,挺身而出,而不是从别的动机出发,诸如为了虚荣心、好奇心、贪心,而让生命赴险。哲人说:“最大的一种勇敢就是,勇于不敢。”有敬畏之心,“不敢”对人类、自然犯罪,守护着理想、信念和原则底线。

⑤勇敢、鲁莽两者有着本质区别。勇敢的基础是胆识,先有“识”,对人对事对前途对命运的独特的见解,然后产生“胆”。太胆小是懦弱,太胆大是鲁莽,勇敢是适得其中。勇敢是选择,是权衡之后的行动。勇敢需要强健的体魄、健全的心智、强烈的责任心、顽强的毅力、精湛的技能、优良的品性,是高智力下的敢作敢为。鲁莽不是胆大,是一种本能的、不成熟的行为,是没心没肺没有头脑;是不经大脑的轻率、性急,是胆大妄为、轻举妄动、意气用事,是一种理性薄弱的表现。

⑥一位作家说:“别把无知当求知,莫把诱惑当机会;别把幼稚当激情,莫把偏激当执着;别把无畏当智慧,别把任性胡来当成勇敢。”我们必须杜绝鲁莽行为,成为真正的勇者,从而让做人做事更有理智,更有价值和意义。

(选自《做人与处世》2021年第20期,有改动)

阅读下文

“茧房”之外,是你的未来

吴锡平

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出自2000多年前《战国策》中的话,精准地描摹了当今智能互联时代我们很多人的网络生存现状。

②是的,在线上,在云端,我们正越来越多地栖居在微信群、QQ群、夸夸群等等各种各样的群组里,栖居在微博“关注”列表里、公众号订阅栏里。“因为爱,所以爱”,“趣”不同,不相为谋。我们越来越多地凭借爱好和兴趣,选择“同类项”,与趣味相近者抱团。或因信服,为“意见领袖”而赞;或因崇拜,为“爱豆”评论;或因亲情友情,为朋友圈熟人转发。

③这是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图景:在无边无界、无穷无尽的互联网上,我们却正越来越乐于蛰居在信息的“茧房”中。“近”我者赞之、挺之,“远”我者无视之,甚至____之。兴趣相同、气味相投,是我们共同的名片。我们把“一切皆有可能”,简省缩略为“我喜欢,我存在”。我们在这样的“茧房”里一点点形塑未来的自己、类型化的自己。

④互联网生而自由,而我们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而且吊诡的是,这枷锁恰恰来自于我们自己。

⑤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芦苇固然脆弱无比,疾风可摧折,雨雪可压垮,但思想让人拥有无比高尚的尊严,让人屹立在天地之间、万古洪荒。回望人与自然共生的几百万年,走出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走过刀耕火种的农耕文明,迎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进而向智能时代进发,思想是人最大的依凭。互联网时代,人依然脆弱,但思想的光芒依然夺目闪耀,引领人类文明达到了亘古未有之高度。

⑥然而,思想的生发,在于不趋同、不盲从,在异质中掘金,在质疑中演进。同质化、圈子化,恰恰是创新、创造和思想进步的大敌,它让活力成为无源之水、失本之木。“茧房”是我们的舒适区,是煮熟青蛙的那锅温水。《哈利波特》里有一句话说得有道理:“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⑦世间万物缤纷多彩,我们也正是因为独一无二,才能为这多彩世界赋能。在越来越智能的生活里,让我们的脚步慢一些,等一等我们自由的灵魂。穿行在人类社会这温暖与百感交集的旅程里,让我们多保持一点好奇、警醒、开放和包容。

⑧“茧房”之外,思想无界。

⑨“茧房”之外,是你的未来。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

马祖云

①“落地的一瞬间,特别有成就感”“下一个周期,希望能达到新的高度”……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00后运动员驰骋冰雪赛场,用激情与奋斗诠释青春,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挥洒汗水、奋力拼搏,展现出虎虎生威的雄风,激发了亿万观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也点燃了人们一起向未来的豪情。

②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运动员:“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今天,新时代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赛场上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运动员们切磋技艺、超越自我,展现出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和开放自信、团结包容的精神风貌。冬奥赛场深刻启示我们,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每一次拼搏,都意味着不轻言放弃,都是在为成就梦想蓄积力量。

③干事创业,无人不希冀成功的荣耀。拼尽全力不一定都能梦想成真,但成功背后必定是超越常人的艰辛努力。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到运动员的摘金夺银,从英雄人物的非凡功绩到普通劳动者的默默奉献,都伴随着激越豪迈的奋斗进行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举世瞩目,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苦练;短道速滑运动员赢得比赛、为国争光,背后是奋勇争先的搏击。事业有成者的经历表明,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耕耘、不懈奋斗。

④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奋力拼搏方能实现可贵的自我超越。这种超越,是一种不惧挑战的勇毅,可谓“越是艰险越向前”;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奋起,可谓“不用扬鞭自奋蹄”;是一种不甘平庸的行进,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马伟明坚持自主创新,带领团队破解科技难题、取得重大成果;景海鹏勇于自我加压,战胜生理心理的极限考验,书写“三度飞天”的传奇;苏炳添无惧伤痛,焕发精神与斗志,终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中“飞”入决赛。正如歌曲《超越》所唱:超越所有的定义,超越伟大的平凡,超越自己。

⑤拼搏,彰显坚韧不拔的意志。世界上哪有一蹴而就的胜利,惟有反复淬火才能百炼成钢;哪有平白无故的幸运,惟有经受磨砺才能收获良机。努力奋斗者,体现着永不言弃、百折不挠的意志力。这种力量源自信念,离不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贵在恒久,离不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难在坚持,离不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从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到南仁东带领团队建“中国天眼”望宇宙,再到黄大发率众在绝壁凿出“生命渠”……令人感佩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同时昭示我们:事业的成功,总是孕育在奋力搏击、敢于胜利的征途上。

⑥“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对于奋斗者而言,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有“春华”才有“秋实”。让我们激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历史、不负韶华,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璀璨华章。

(《人民日报》2022年02月17日)

现代文阅读

㈡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与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这些吃食轰动一时,流传甚广。苏轼生活拮据,于是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雅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讶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哑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因为这种糖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而且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增,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文学的使命

①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贯串始终的,就是肩负建构民族精神之使命。传统文学以养护人心、培育人格见长,尤其高扬民族气节。古往今来,中国文学使命的履行,围绕这两个纬度进行。

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社会的治理与发展,离不开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也正由此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智者歌其思”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比德”方式,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诗经》涉及玉的篇章30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中国文字中,与赞美有关的汉字,无论指涉人还是事,许多带有玉字偏旁,其用意都是肯定、赞美对象具有玉石般高洁的品质。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不与文学的建构要旨相契相合。

③与此相应,作为文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在理论的源头处确立了文学的基本观念,赋予了文学建构的使命,其核心要素就是励志,尤其是言志者的自励:文学对人品的建构,首先体现为作者自身节操的砥砺。这一文学观念是在千百年积淀中形成的选择性“集体认同”。

④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不仅对个人品格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建构,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决不屈服,奋起反抗,保家卫国。值此期间,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泣鬼神。

⑤当代作品中,抗日题材电视连续剧《亮剑》继承文学塑造个人品格、建构民族意志的传统,倡导亮剑精神:面对强敌,一定要迎上前去亮剑、决战,哪怕倒在对手剑下,虽败犹荣。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鸦片战争以来抵御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建构,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发展到今天,其建构使命正面临变局,以往薄弱的物质基础已得到实质性改观。因此,文学在新世纪履行建构使命时,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文学大展身手,正当其时。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①宋朝时,蔡州有一道人善棋。每与人对局,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即便如此,他也从没输过。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②“饶人”即“让人一步棋”,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宽容、忍让”之意。

③饶,在汉语里还有丰足的意思。丰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需以积极的姿态去进取,也需适当“退一步”来回味。一味向前、向前、向前,马不停蹄,无休无止,定有山穷水尽时。略停停,送后一步,放开视野,让思想回旋一下,世界呈现给你的常常是惊喜。

④饶,饶人,都贵在这退后一步。

⑤饶人,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情怀,是那种立在高处、视野涵容八方的自信,是游刃有余的大智。就像那位宋朝道人,身有绝技,可骄矜,可效旷,可目中无人、藐视四野,但他宽落落地让人先行。这饶人处,使多了一重人格之“美”。

⑥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心,宽阔在哪?必有一个饶人处。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

⑦饶人者,目光高远,思绪恒定,心无杂念,因此心间可摔船、可奔马、可容得人性万千。心宽了,就厚了,就暖了,自个儿暖和,拢一块儿暖和,抱在一起更暖和。饶人是一种人性之暖。

⑧饶人,还是一种智慧。按说,得理不饶人,是不逾矩的,属个人权利。得理且饶人呢,境界更为超模。它是一种原谅,一种放下,一种人生大智慧。人一得理,往往会理直气壮,有声势,要讨个说法,喧嚷、焦躁、振振有词;但是,任何事,过犹不及。不讲理,是缺点;硬讲理,是盲点。

⑨不管什么时候,留一点余地,便可以让棘手的事情回旋自如。这饶人之处,像那雨过天睛,人情与霞光共散成绮,相映生辉。

⑩人这一生,走万里路,修百年身,难得的是一帆风顺。饶人,便是一叶扁舟,乘风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柳暗花明,月朗风清。这正应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择高处立,寻平处往,向宽处行。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对于经济学是不是科学,学界争论颇多。达尔文曾这样解释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科学的本质取决于研究方法。判断经济学是科学的主要依据在于它在对经济现象和规律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②首先,经济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采用实证方法,超脱了价值判断,以客观态度研究经济现象。在十九世纪之前,经济学是以道德学说的面目出现的。十九世纪中期之后,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等努力使经济学摆脱价值判断,成为一门实证科学,走上了科学化之路。现在,实证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的主流。其次,经济学成功的运用了教学工具以确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经济学家把经济现象作为若干经济变量变动的结果,进而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运行规律。最后,经济学在某种假设之下分析社会现象并得出结论,再用事实来检验结论,上述方法与自然科学运用的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③现代经济学的历史仅二百余年,与典型的自然科学相比,它还是年轻而不成熟的,但他发现的许多规律已经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曾对经济学的科学化作出高度评价,他认为:“尽管那些落后的社会科学还需要找到自己的伽利略,而经济学却已经却已经历过自己的牛顿革命。”

④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经济学经常做出错误预测,这能是科学吗?确实经济学的预测经常失误,然而气象学作出的错误预测恐怕比经济学多得多,又有谁否认气象学是科学呢?

材料二:

①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是一致的,因此经济学是科学的。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同心理学、历史学一样,经济学还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其实,判断经济学是否属于科学,先要弄清科学的特征。一般而言,科学至少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研究对象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二是研究态度力求客观公正,最大限度地摆脱价值判断的干扰,三是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和逻辑推理。

②如果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我们会发现经济学和典型的科学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虽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采用实证、逻辑推理等方法,有着向典型的科学靠拢的倾向,但是在研究对象上,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无感情、无意志的物质世界,而经济学研究的是有感情、有意志的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前者的研究对象具有机械性,只要某一条件发生变化,就会相应出现可预见的结果。但人的活动常常是相互冲突的。和物质世界的因果律相比,人类社会的因果关系要复杂得多。因此,相较于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结论要更为多元。在研究态度上,经济学家的研究不可能不指向自己的价值判断,不可能不存在着相当的意识形态色彩。在研究方法上,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经济学也不能完全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而必须找到适合于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比如田野调查法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学永远无法成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

③那么,抛弃了科学主义以后,经济学还剩下些什么呢?我认为经济学家们要努力调整心态,要意识到经济学适合历史学相似的学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经济学和历史学一样,都是对人类活动的研究,研究者都会并持一定的价值观,他们的结论也都很难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而这正是社会科学的价值所在。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青年修身当如玉

①“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习近平总书记以玉作比青年,对青年寄予厚望。管仲曾将玉的美好品质归纳为五德:“润泽宽厚,仁也;表里一致,义也;音舒声韵,智也;硬折不挠,勇也;白净无瑕,洁也。”欣逢盛世,青年修身当如玉。

②修好“仁”德,崇德向善。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将仁看作最高道德准则,以互存、互助、互爱之心,求得“爱人”二字;孟子又将其提升到仁政层面,描绘了一幅利民、富民、保民、爱民的理想图景。青年人修好“仁”德,就要找回传统美德,守护那些最朴素的常识,明是非,清方向,对良知报以温情和敬意,把明辨善恶的第一粒扣子扣好。

③修好“义”德,坦然平和。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正反两面强调君子不能见利忘义。青年人修好“义”德,就要处理好物质利益与道德价值、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关系,始终坚持“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原则,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

④修好“智”德,知行合一。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是古人对“智”的深刻认知。青年人修好“智”德,就要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温度、检验知识的精度、拓展知识的深度,这样对世界的认识才能得到升华与回归,才能把握住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达到知行相长的境界。

⑤修好“勇”德,从容自信。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坚定自励。青年人修好“勇”德,就要克服浮躁之气,避免急功近利,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如玉般坚忍顽强,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闭上眼来坚持,沉下心来笃定,挺起胸来自信。

⑥修好“洁”德,洁身自好。“物洗则洁,心洗则清。”青年人修好“洁”德,就要初心不改,干干净净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修炼出“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把“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诺言擦得更加清亮。

⑦玉之五德,如水,润泽青年的心田;如光,照亮青年的修身之路!值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青年应践此五德,敦品励行,笃行不怠。

(原文有改动)

议论文阅读

彰显青年一代的闯劲、锐气和担当

章清

①北斗卫星团队核心成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这是近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公布的一组数据。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②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稳稳接住民族精神的熊熊火炬,并展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书写着不一般的青春故事,在伟大祖国的新征程建设中,他们是改革的先锋,是改革的中流砥柱。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有闯劲,有锐气,有担当。

③敢于在危难之中显精神,新时代青年有闯劲。在体现综合国力、振奋民族志气的重大工程中,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应对突发公共危急时刻,青年的身影始终挺立在最前线。特别在这次抗疫中,新时代青年挺身而出,一往无前,书写了可歌可泣的青春诗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言:“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④善于在关键时刻见真章,新时代青年有锐气。新时代的中国繁荣发展,充满希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享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他们不仅理想信念更为坚定,身心素质向好向强,而且知识素养不断提升,社会参与积极主动。青年强,则国家强。同样,青年有锐气,则国家能进取。新时代青年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尽情释放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勇于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争当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⑤勇于在平凡岗位出光彩,新时代青年有担当。在工厂车间一线,青年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拧好每个螺丝,焊好每个接头,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田间地头,青年农民寒耕暑耘,精耕细作,努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快递小哥风里来雨里去,为千家万户传递幸福与温暖……新时代的青年踏实奋斗,勇于磨砺自己,在各行各业的平凡岗位书写非凡奋斗故事,诠释奋斗精神。正是这样的担当与出彩所汇聚成的伟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兴。

⑥“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这首唱响全国的歌,唱出了很多青年的心声。固然,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这也意味着,每一代青年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尽最大努力谋划人生、实现使命、创造历史。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正因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斗而展现出更多的变化和可能性,让我们拭目以待!

(选文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I

书法是中国人美育的基本途径

崔树强

①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近百年来,书法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境况,它在读书人心中的重要性出现断崖式下跌,加上书法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的抽象性,就更使得它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不被大众认知。

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高度肯定书法的艺术文化价值。宗白华充分肯定书法艺术的美学地位,认为中国人可以拿中国书法风格变迁为基础来划分中国艺术史;林语堂认为书法提供给中国人最基本的美学,因为中国绘画对韵律的崇拜源于书法,中国建筑的和谐感与形式美也是导源于书法。而且,书法所依托的载体——汉字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说,书法完全可以成为中国人美育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

③可是,当我们了解当代大众书法审美水平的现状后,更加感到书法美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恢复书法课,在我看来,这是要深入挖掘书法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学生们将来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是通过书法的学习,会懂得中国人是如何审美的,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完成他们的道德养成和人格塑造。所以,学习书法,看似小技,关系重大。

④具体来说,在写书法的过程中要入静,要专注。很多学生很聪明,可是学得不专心,而书法可以引导他们入静且专注。练习书法还要有恒心和毅力,这有助于锻炼人的意志力。而且从艺术和审美来说,写书法并不是苦差事。要引导他们领略书法的美感和活趣,不能把字写死了,让他们在书写中感受到笔墨活的趣味或生命的精神。这些潜移默化的训练和陶冶,都可以在他们身上扎根和滋养。从这个角度来讲,国家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是要年轻一代都能懂一点书法,能够领会中华审美风范,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进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是作为中国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⑤以美培元,培根铸魂,学校、社会和家庭应当共同发力,营造良好的书法美育环境。只有在书法学习中不断积累审美经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中国书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才能真正成为中国人美育的基本途径。

(有删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要干净

①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服,还是心灵、思想。”我想,语言也应该要干净。

②干净的语言如和煦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干净的语言如绵绵的春雨,滋润他人心田;干净的语言如黑夜的灯光,让人充满希望;干净的语言如寒冬的暖阳,让人感受到温暖。语言干净,才能让人体会到真诚、热情、尊重等一切美好的感受。

③语言要干净,就要做到无脏话、语言美。在与人沟通和交际中,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以及文雅、谦逊、有礼貌,这是一个人心灵美在言语上的表现。语言干净语言美,最基础的一点,就是无脏话。有的人说话粗俗、低级、污秽、出口成“脏”,这样的人令人生厌,也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和麻烦。语言干净,声音悦耳,才能让人听着舒服,也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品德修养。

④语言要干净,就要做到真实不虚假。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语言干净,要保证所说的话是真话实话,没有虚假伪装。不说假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一旦撒谎,就很难停下来,为了圆谎,不得不说更多的谎话,在谎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终声名狼藉,一事无成。正如海涅所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⑤语言要干净,就要口吐善言。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荀子·荣辱》有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善心是根,善言是花;善心是内核,善言是外壳。心地善良,才会与人为善。说话言之有理,而不是信口胡言;说话彬彬有礼,而不是恶语伤人。口吐善言的人,说话给人信心和力量,能为人排忧解难,驱赶惨淡的愁云,抚平心灵的创伤,让失望者再燃希望之灯,让失败者永不放弃,让厌世者重整旗鼓,用微笑迎接新的未来。

⑥语言要干净,就要摒弃消极、沮丧和哀怨,就要充满积极、乐观和豁达。有的人说话充斥负能量,牢骚满腹,听了让人心情低落、悲观、灰暗。这样的人,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流,因为他的语言里有“毒”。相反,语言干净的人话语里总是充满正能量,让人感到精神愉悦。积极乐观的人,谈吐间处处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德素养。

⑦古语有言:“口乃心之门户。”一个人的内心所想,终会体现在自己的言语之中。一个语言干净的人,自然有着不凡的气度、时刻体谅他人的心量、理解他人的胸怀,以及知性大气的修养。内心干净,语言才会干净,所以,净化我们的语言,要先净化我们的心灵。从今天起,修炼内心,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灵干净、语言干净的人。

(文/海岩,选自《演讲与口才》,略有改动)

阅读

宽容失败才能鼓励创新

①科技创新者以渊博的学识、惊人的毅力、播火的精神,在茫茫荒原上敢为人先,独辟蹊径,推动着历史车轮不断驶入文明繁荣的现代化殿堂,给人类带来不尽的福音。然而,“创新无坦途,‘麦城’难避免”,要创新就必然与风险同在,与失败共存。当今社会,为成功者叫好易,为失败者鼓掌难。因此,我们只有宽容失败,才能鼓励创新。

②宽容失败是科技创新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在创新型劳动中,失败并非没有意义和价值,正是失败为最终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英国人怀特斯在 1985 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以后,9 年未发表一篇论文,但校方仍然一如既往地善待他。结果,他在 1995 年破解了世界级的数学难题——费马大定理。敢为人先、敢吃“螃蟹”的创新者,是崎岖道路上的跋涉者,而失败恰恰是其迈向成功的阶梯。

        。成功时的美酒鲜花固然需要,但失败时的一句鼓励、一声安慰、一个无言的帮助、一次真心的扶持更是难能可贵。正是这种敦厚宽   容的科研环境,助推科研人员终于冲破了黎明前的暗夜,摘得科研皇冠上的明珠。因此,宽容失败的核心是要让失败者重拾信心,敢于再拼再试。只有每个人从自我做起,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才能让人不惧怕失败,才能让科技进步的活力竞相迸发,让自主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创新发展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④宽容失败并非纵容失败,更不是以“交学费”为名把有限的科研经费“打水漂”,而是允许在“深思熟虑”后的“合理犯错”。真正在科技创新领域确立起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还必须注重从文化、舆论、机制等层面上,配合法律有效贯彻实施。

⑤我们要把宽容失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各题。

要善于“折叠”自己

陈大笑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波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波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停滞不前。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 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義之的《兰亭集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达·芬奇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大画家,就是因为他在无数次重复画蛋中,寻找规律,画出个性,才成就了他“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④“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 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到艰苦一线“蹲苗”,在事上磨练自己,用时间灌溉自己,多挑战“不可能”才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摘自《解放军报》,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论教养(节选)

利哈乔夫

①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yōng)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作态。

②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③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关于行为举止的“道德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④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⑤切忌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着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不要连续不断地开玩笑,说俏皮话,讲笑话,弄得旁边的客人心烦,尤其是重复别人已经说过、听你说话的人已经听过的笑话,那更加让人厌倦。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装服饰、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要知道任何优雅都不会让人厌烦,优雅是“社会共享的”。

⑥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非宁静无以致远

 李朝德

①潜心静气方可行稳致远。《道德经》有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大意是说,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容易丢失根本,浮躁容易丧失主导。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它启发我们,心有所志人自定,目标坚定人自静,自定、自静故能向着高远目标坚韧前行。

②性躁心粗者,往往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③浮躁之人多半治学不恒、立志不坚,处事不稳、见利心动。《孟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师从著名棋手弈秋学习棋艺,一个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个人表面上听讲,实则心猿意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后,两个人的棋艺相差甚远。导致这样的结果,只因前者心态静定,后者心浮气躁。正所谓,“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现实生活中像第二个学棋艺者那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有的急功近利、沽名钓誉,有的见异思迁、朝秦暮楚,还有的浅尝辄止、投机取巧……浮躁心态若不及时祛除,终会阻碍一个人学知强能、干事创业。因此,要实现自我价值,要想走得更远,就需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浮躁。

④心浮气躁终误事,成功多从静中来。国画大师齐白石成名后,有人问他何以从一介木匠成为一代名家,他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一个“静”字,既是“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专注,也是“无故加之而不怒”的镇静。史载,林则徐从小聪慧过人但脾气很大,堪称“愤怒才子”。其父写下“制怒”二字,悬于林则徐书房之上。广东海关监督豫坤和洋人勾结破坏禁烟,林则徐知道后怒不可遏,而当他抬头看到高悬于堂上的“制怒”二字时,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之后,他若无其事,经过巧妙周旋,成功收缴豫坤贪占的财物。凡事沉住气,戒急戒躁、戒气戒怒,这是避免失误、赢得胜利的妙法。
    ㅤ⑤“静,谓心不妄动。”面对名之耀、利之诱、权之惑,尤需秉持淡泊心态,荡去尘世浊物,沉着冷静、保持定力,从长远角度看待当前形势,从全局高度看待未来目标,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干好自己的事。

(选自2022年5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

议论类。

让事业激励人才

①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践证明,推进事业、谋划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雄厚的人才实力。新春已至,许多行业在聚才引才兴才上出真招实招,为虎年的奋斗铆劲蓄力。

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无论是回溯历史还是观照现实,干事创业离不开人才,成就伟业更仰赖于大批人才涌现。与此同时,人才成长也离不开事业所提供的舞台。事业与人才,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③事业是磁场,吸引汇聚人才。志存高远的优秀人才,往往拥有澎湃的家国情怀、远大的理想抱负,自觉将报效祖国与实现人生价值紧密联结在一起。伟大的事业具有强大吸引力、感召力,让天下英才同向汇聚。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愿景,吸引着朱光亚、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投身祖国建设。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召唤黄大年等优秀科学家坚定理想追求、矢志科技报国。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为发挥才智、绽放光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各类人才奔赴干事创业的星辰大海,成就了“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的气象。

④事业如沃土,孕育培养人才。人才如粒粒种子,事业似广袤沃土;种子离不开土壤,向上生长需要悉心栽培。厚植事业发展的土壤,遍洒阳光雨露,才能更好助力人才成长。“两弹一星”事业,培养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等众多科技领军人才;载人航天工程,造就了大量专门人才。纵横的现代交通网络,震撼的大型基建工程……成就的背后,是一批批优秀人才的接力奋斗、茁壮成长。如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正值人才辈出、尽显其能的伟大时代。

⑤事业似熔炉,考验锻造人才。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干事创业往往意味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也是淬炼能力、增长才干的过程。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多少崇山峻岭需要跋涉,有多少风险挑战需要攻克,有多少矛盾难题需要破解。艰苦创业的环境,磨砺出无数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李保国不求名利、不畏辛劳,把科技成果和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毛相林敢向绝壁要“天路”,成为带领群众脱贫的时代楷模:黄文秀回乡奉献,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不凡的征程、艰苦的创业,历练着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时代英才。

⑥“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深刻理解人才发展与事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人才与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必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为团结奋斗、同心筑梦汇聚磅礴力量。

(2022年02月09日《人民日报》第04版,有删改)

议论文阅读

①“家国情怀需要用热血挥就,靠奋斗书写”“新时代我们更应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要自尊大,得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些拨自优秀专家人才的肺腑之言,映照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

②宋人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道义、重行、勇担当,尊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色,绵延至今。如今,身处时代大潮,迫切需要当代知识分子不负赤子之心,砥砺前行。

③不负“赤子之心”,当有“大我”。“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这是党和人民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期望。从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不计个人得失的坚定与奉献,到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科技报国的爱与坚守,再到赓续传承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无数知识分子心有“大我”,以铁肩担起道义责任,以智慧推动历史前行。

④不负“赤子之心”,当守“大道”。“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这是党和人民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期待。懂得“人间正道是沧桑”,就不会固一时的挫折而踟蹰前,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束缚住手脚;坚信“真理是存在的顶峰”,一以贯之地追寻真理、拥抱真理,就能筑牢自信心,为前行增动力。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世界,保持清醒,坚守”大道”,耐得住寂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才能为祖国、为人民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⑤不负“赤子之心”,当求“大是”。“实事求是、客观公允,重实情、看本质、建真言,多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献计出力”,这是党和人民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期许。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泽宗曾悉心总结,科学精神就是“求是”。焕发“求是”精神,贡献“求是”智慧,既是知识分子的品格,也是知识分子的优势。今天,从打赢“三大攻坚战”,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都迫切需要广大知识分子为党和人民求“大是”,积极建真言、献良策,深钻研、出大计,助力中国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⑥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世人瞩目的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路上,当代知识分子,应该不负“赤子之心”,心有“大我”、坚守“大道”、追求“大是”,书写新时代的报国传奇。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我们重新定义偶像

①不知什么时候起,“偶像”成了娱乐圈的专有名词,偶像的涵义逐渐狭隘化,被等同为明星、爱豆。但从古至今,偶像的涵义绝不仅限于此。回望过去,不少曾经的“偶像”倒下了,A_____,但更多真正的偶像却在大众视野中矗立起来。

②4月15日,神舟十三号平安着陆,“太空出差三人组”已平安归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就是我们眼中闪耀的星星;6月5日,神舟十四号宇航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带着国人的太空梦想奔赴星辰大海,他们成为中国社会当之无愧的偶像。戍边英雄陈红军、扶贫干部黄文秀、师德标兵张桂梅等“七一勋章”获得者,在奥运赛场上努力拼搏的运动健儿,在疫情中持续奋战的“逆行者”……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就是自带流量的偶像。当越来越多的时代楷模、民族英雄成为顶流,当这些国家脊梁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已发生了鲜明的变化,我们也要重新定义这个时代偶像的内涵。

③真正的偶像应该是什么?偶像应该是一面镜子,见贤而思齐焉;也应该是一种力量,鼓舞后继者奋然前行;更应该是一种方向,寄托着最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以前,“偶像”带着娱乐圈的浮躁;现在,当越来越多献身于国家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成为人们的偶像时,“偶像”这个词也在逐渐褪去喧嚣和浮华,回归到了本真,重新沉淀为奠定社会发展的价值基石。

④_____。这些时代偶像背后的精神价值是什么?是勇于创新、不断攀登的理想信念,是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无私无畏,是为国为民、务实耕耘的高尚情操。务实、攀登、奉献、耕耘……这些精神凝聚起的正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象。

我们在重新定义偶像的同时也是在定义未来的方向。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我们树立什么样的偶像决定了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更影响着下一代的追求和志向。这些在各行各业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正能量榜样会在无数人的内心深处播下种子、生根发芽,在这些时代精神的指引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以他们为偶像,树立起自己的志向目标。在不远的未来,后来者或许也将成为奠定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成为他人追逐的偶像。

⑥当我们抬头望去,“袁隆平星”“吴孟超星”正在夜空中闪耀,拨开云雾后,你就会发现这漫天的星光一直都在,点亮来路,照耀前程。

(秦黛新《半月谈》有删改 )

阅读

买菜做饭中的统筹规划

小  木

①在生活中,面对一系列复杂的事情,有的人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安排有序,很快就把事情处理妥帖。而有的人却一团乱麻,顾此失彼。造成这种差距的因素很多,其中很可能就有统筹规划的差异。

②什么是统筹规划呢?一般来说,就是在纵观全局、兼顾多种因素的前提下,通盘规划,合理安排进程,提高做事效率。生活中,需要统筹规划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比比皆是,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买菜做饭,其实就是很好的例子。

③首先,在列采购清单的过程中需要统筹规划。

④市场里食材多种多样,既满足需要又不浪费,那么,买什么?买多少?这要提前计划好。我们可以从“紧急”和“重要”两个方面把食材分类,这样来列采购清单(如图):

⑤1重要而且紧急的物品。如米、面等,是每人每天必需的基本食材,如果家里没有,必须买,而且要买足一段时间的量。

⑥2重要但不紧急的物品。如土豆、萝卜、肉蛋等,要买一些。注意绿叶菜、水果等,储存时间短,不能买多。

⑦3不重要但紧急的物品。如姜、葱、蒜等佐料或配菜,今天马上要的,买一点。

⑧4不重要不紧急的物品。如零食、饮料等,如果资金有限、时间有限或东西太多拿不动,这些就可以不买。

⑨列清单的标准和方法会因人而异,但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要注意:一是提前计划,事先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分类和取舍,分清轻重缓急,才能合理取舍。

⑩接下来,食材买回来。整理储存的过程也要统筹规划吗?是的。

⑪哪些用保鲜盒?哪些用保鲜袋?哪些放在通风处?哪些腌制储存?哪些要冷藏?哪些要冷冻?冷冻的话,哪些直接冷冻?哪些要先分割成小份再冷冻才方便使用?储藏空间有限,怎么放才合理……都需要动脑筋。

⑫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工具是不是便利,方式是不是适宜,空间使用是不是合理等。

⑬然后,开始炒菜做饭。这个过程如何统筹规划呢?

⑭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菜炒好了,才煮饭,等半个小时,米饭煮熟了,菜却凉了。

⑮这只是一个做事情前后顺序的问题吗?不是。这是一个如何利用时间的问题。

⑯华罗庚教授在《统筹方法》一文中,曾举过泡茶的例子:泡茶喝,但没有开水;水壶、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接下来,怎么办?

⑰方法一:洗水壶,灌水,放在火上;在等水烧开的同时,洗茶壶、茶杯,放茶叶;水烧开,泡茶喝。

⑱方法二:洗水壶、茶壶、茶杯,放茶叶;灌水,放在火上;水烧开,泡茶喝。

⑲方法三:洗水壶,灌水,放在火上;水烧开了,然后洗茶壶、茶杯,放茶叶,泡茶喝。

⑳哪种方法节省时间?显然,第一种。

㉑同样的,做一顿饭,想在最短时间内开饭,是不是可以先把米饭煮上,在等米饭煮熟的同时洗菜炒菜?是不是可以把蒸煮的菜先蒸着或煮着,同时弄别的菜?姜葱蒜之类的佐料是一次切好还是做一个菜切一次?哪个菜先做哪个菜后做……

㉒炒菜做饭的过程,就是科学利用时间的过程。

㉓现在,我们回头想想,买菜做饭是简单小事吗?不是!要提前计划,要分类取舍;要考虑工具便利,要考虑方式适宜,要考虑空间使用合理;还要想办法科学利用时间……可以说,这是一个周全、周到、周密的统筹规划过程,是思维和智慧的力量。

㉔我们再想想:在学习中,在工作中,在大千世界,比买菜做饭更复杂更需要统筹规划的事情难道还少吗?

㉕常言道:“下得厨房,上得厅堂。”这样看来,在小小厨房中,真还蕴藏着“上得厅堂”的大本领。

㉖让我们先下得厨房,再上得厅堂!

选自网络,有删改。

阅读

青年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赵渊杰

ㅤㅤ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共青团要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指明了航向。

ㅤㅤ②马克思说:“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历史上,有志青年从来不是时代的过客、看客,而是担负使命、扛起责任的先锋和实干家。《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列宁开始参加革命活动时只有17岁。党的一大召开时,代表平均年龄为28岁。长征途中,红军将领平均年龄不到25岁。在不同历史时期,无数青年英杰用青春的斗志和力量感应时代脉搏、投身时代洪流,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弄潮儿。

ㅤㅤ③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传承这一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奋斗者在打倒军阀、抗日救亡、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斗争中冲锋陷阵;向科学进军、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把青春献给祖国;勇做改革闯将,开风气之先,在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勇立潮头;发出“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强音,自觉担当重任,深入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异彩。事实证明,只有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给人们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ㅤㅤ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新时代的弄潮儿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踔厉风发、勇毅前进的时代。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这些新时代的弄潮儿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在新时代的每个领域、各条战线,还有许多这样的弄潮儿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从脱贫攻坚的战场到科技攻关的岗位,从抢险救灾的前线到疫情防控的一线,从奥运竞技的赛场到保卫祖国的哨所,广大新时代青年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紧跟时代、奉献时代中成就自我。

ㅤㅤ⑤一个世纪前,李大钊在《青春》中寄语中国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前进的道路仍然充满艰辛。当代中国青年唯有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奋勇争先,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实现中国梦这场历史接力赛中跑出好成绩,不断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

弘扬民族精神  贡献青春力量

①“我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做,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习近平主席发表二0二一年新年贺词,对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赞扬,引发强烈反响。

②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凤险面前都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地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对新时代青年来说,自当弘扬民族精神,执着追求,不断进取,用奋斗回答时代之问、青春之问。

③自强不息是对当今时代的不辜负。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驻村青年干部群体功不可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返乡创业青年大展拳脚;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青年创新团队大放异彩;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越来越多匠心青年脱颖而出……伟大时代孕育着更多机会,搭建起更大舞台,提供了更多选择。时代造就了青年,而青年也在创造并推动这个时代。

④自强不息是对未来人生的不设限。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创办的华坪女高,有一段震撼人心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这句话激励了许多家境贫寒的山区女孩,不认命、不服输,走出山区,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自强不息,就是坚定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设定。从“我也就这样”的自我束缚到“我还能这样”的突破,不仅打破了一种观念,更开启了一种新的人生。

⑤自强不息是顺境中的不放松。许多青年都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实现阶段性目标后斗志减退、思想松懈、惰性渐生。考上大学后只想着及格就好,进入职场后只想着差不多就可以。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也就放弃了未来的无限可能。青年是最有朝气、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应当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每一个机遇里收获成长,从每一次挑战中磨砺成熟,从而找到实现青春梦想和人生价值的正确打开方式。

⑥自强不息是逆境中的不放弃。李大钊曾以激昂的笔触描绘出青年的独特气质:“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当今,90后和00后以行动展示出青春的生机和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许多人的发展节奏:备战半年的资格考试临时取消;精心准备的求职面试突然更改方式;万事俱备、只待实施的工作方案始终无法启动……但他们并不气馁,以乘风破浪的姿态向目标前进。青春无悔,奋斗无价,越是迎难而上,就越能体验到拼搏的意义。

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青年要乘势而上,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铸就新的历史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月24日)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