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1-24
月考试卷
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沿古画里的山水走一走

鲁  岷

现在的人大多喜欢旅行,去游历大好河山。眼见为实,才感受到多彩世界。比如,去黄山、华山,它们是一幅幅山水画。去婺源、周庄,它们是一幅幅水墨画。

倘若是去古画里走一走,也不失为一种旅行。而且,这种旅行,还会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去盛唐,去北宋,感受那时的云与月,那时的风与雪。画里少不了山川河水、亭台楼阁,以及人们的喜怒哀乐。

若是去古画里走一走,首先必去的定是北宋时的《清明上河图》,跟着张择端一同去汴梁。当你一只脚踏入那画时,迎面而来的,是远道而来的骆驼队伍。赶紧上前,打听下大漠那边是真的没有下过雨么,没水的地方怎么生活。来客摇摇头,可能听不懂我的语言。于是,转身就走上那座小桥,看河中小船划过绿水,看够了,就去逛一逛街市。置身鳞次栉比的屋宇中,看人们进进出出的茶坊、酒肆、肉铺那些各种铺子,忍不住也会掏出几枚铜钱,买一碗酸梅汤,就立在店铺前一口气喝下,那无以言表的清爽顷刻间便涌上心间。

对于一个极喜山水之人,沿《富春山居图》走一遭也是必须的。那时的富春江不知道与现在的有没有不同,只是感觉到黄公望笔下的富春江两岸,人烟稀少,田地不多,山清水秀,一切都悠然沐浴在阳光之下。徒步在富春江的沙滩上,体会那种悠闲的在水一方的闲情。在激流中挥动桡楫,体验什么才是激流勇进。就在那一幅画里,可以从夏天走到秋天,拾起飘落的树叶,感受一下什么叫繁华落尽。

如果还不够,就去溪山走一走。《溪山行旅图》,典型的北国风光。你可以领略到范宽画笔下的重山叠峰,雄深苍莽。当你被眼前的景色吸引时,蓦然回首,就能看见远处的两峰相交处,一道白色飞瀑如银线飞流而下,堪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溪边的松树,刚刚长出新芽,几只黄鹂悠悠地落下,“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鸟声和着溪水向远处流去,只留下你一个人呆呆地立在溪水边。

石涛的《山水清音图》,也是值得多次去的地方。错落纵横的山岩间,奇松突兀。有山必有水,一切都在山水间。一袭瀑布从山上直泻下来,流进竹林,经过亭阁,注入深不见底的沟潭。走着走着,你会遇见两位高人对坐桥亭,有一方棋盘在心中,双方你来我往,点子成谱。你或许能够看出其中的妙棋,只是不能多言。观棋不语真君子。

已是冬天了,如果去宋时的雪天旅行定是别有趣味。去哪里好就去马远的《晓雪山行图》吧。一个大雪封山的天,跟着村民去山里烧炭,去打猎。出山时,收获一定不小,除了小毛驴驮的木炭,居然还肩挑着一只野山鸡。那时没有禁捕野生动物的法律吧,不然,不会那样大摇大摆。看此画面,就想知道那木炭和野山鸡是自用还是去集市上卖,于是继续跟在村民的后面,看个究竟。

时光犹如落叶,飘落一季就是一年。千百年来那些存于古画中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市井小事,都是一段段真实的历史。若能与那些画家一道,隐逸于江湖,寄情于山水,远离喧嚣,不与谁争,宠辱不惊,真好。

古画里有太多可供旅行的地方,穷尽一生也未必走完其中的很少部分。但在那一个以自然为师、以山水为画的时代,即便是只走马观花似的走一走,也是好的。

真想穿越到古代,特别是去宋朝,变作一只鸟,飞翔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青色的天空里,俯瞰《溪山行旅图》跌宕的溪涧,栖息在《富春山居图》花开的江畔,将一尽山水揽于心间。

(摘自《黔西南日报》,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

本报北京8月3日电(记者韩春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日前在北京发布《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和《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2》。报告显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2021 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显著优化,清洁能源生产比重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报告提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三五”以来,我国新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装机、发电量占比显著提升,发电装机占比由14%提升至26%左右,发电量占比由5%提升至12%左右。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双双突破3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一,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光发电基地加快建设。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一直以来,中国把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从“十二五”计划起,中国就建立了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林业碳汇等系统性、约束性目标,并在2015年提出了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峰并尽早达峰等自主贡献目标。

从2005年到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4倍,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了42.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48%,超额完成了2009年承诺的45%的高线目标,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6.2亿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硫约1192万吨、氮氧化物约1130万吨。

同期,中国的煤炭消费比重从72.4%下降到55.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从7.4%提高到15.3%。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初步脱钩。解振华指出,中国提出的2060年之前碳中和的目标,远远超出了《巴黎协定》2℃温升控制目标下全球2065—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要求,这将可能使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提前5~10年,也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摘自《今日中国》,有删改)

材料三

能源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在我国对外宣示的碳达峰、碳中和4个主要指标中,能源直接相关的就有3个,分别是∶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因此,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做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这篇大文章。

聚焦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的目标,"十四五"时期重点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增强清洁能源供给能力。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

在能源开发生产、加工储运等各环节,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水平,降低碳排放水平,同时要注重因地制宜,推动能源产业和生态治理协同发展。

能源领域碳减排的关键是用能模式的低碳转型,“十四五”时期将重点关注工业、交通、建筑等行业领域,以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推动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

(摘自《环境与生活》,有删改)

写作(55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