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吉林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日期: 2025-04-1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共40分。其中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           
A、 血液和组织液
B、 血浆和组织液   
C、 淋巴液和血浆
D、 淋巴液和组织液
李明同学不常做家务,在一次非常卖力地拖地后,手掌磨出水疱,但很快就自行消失了。对“水疱”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水疱里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B、 水疱主要是血浆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的
C、 水疱消失的原因是里面的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 水疱里含有氧气,由皮肤直接从环境吸收
一些人中暑后会出现体温升高、大量出汗、头疼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温升高时,人体可通过排汗散热降低体温
B、 大量出汗时,垂体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C、 为维持血浆渗透压平衡,应给中暑者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D、 高温等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可能会使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三种神经元构成
B、 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C、 在一次反射过程中,所有神经元各部分同时兴奋
D、 非条件反射一般永久存在,条件反射会消退
某止痛药物作用机理是阻断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则对其机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药物作用导致神经递质不能正常释放
B、 止痛药与相应受体结合,可维持突触后膜静息电位
C、 药物阻断了突触前膜对兴奋性递质的回收
D、 药物与神经递质有相似结构,争夺受体
踢毽子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运动员要做到灵活地踢、接毽子,离不开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列有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踢毽子运动的协调性与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和小脑有关
B、 被队友呼唤名字时,心跳、呼吸加快,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C、 经常训练,运动的协调性和心跳呼吸都能由意识支配
D、 传出神经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人在紧张、恐惧、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跳加速、汗腺分泌增加,是由于(  )
A、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B、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C、 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D、 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
B、 脑卒中患者由于血管阻塞,引起大脑某区损伤,可能导致躯体运动障碍
C、 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D、 运动越精细,大脑皮层代表区的范围越大
对短信验证码的记忆和对自己姓名的记忆分别属于人类记忆的哪个阶段(  )
A、 第一级记忆 第二级记忆
B、 感觉性记忆 第二级记忆
C、 第二级记忆 第三级记忆
D、 第一级记忆 第三级记忆
关于激素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
B、 斯他林和贝利斯利用盐酸和小肠黏膜提取液静脉注射,排除神经调节的干扰
C、 班廷给糖尿病狗注射胰腺提取液,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加法原理”
D、 给公鸡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以证明睾丸分泌雄激素,体现“减法原理”
下列对常见激素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错误的叙述是(  )
A、 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适用于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
B、 口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类药物——是抑制女性排卵的避孕药
C、 定期口服生长激素——适用于侏儒症患者
D、 注射促性腺激素类药物——促进雌雄鱼的卵细胞和精子成熟
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 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B、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 人体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D、 体液调节可以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大面积烧伤患者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
A、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B、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减少
C、 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增加
D、 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减少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罕见疾病。研究表明,与有症状的患者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猴痘病毒入侵机体后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B、 浆细胞可使被猴痘病毒感染的细胞裂解
C、 初次接触猴痘病毒的吞噬细胞会分泌大量细胞因子
D、 注意保持社交距离有利于阻断猴痘病毒的传播
近日,武汉金银潭医院将新冠肺炎康复者的恢复期血浆(存有能在一定阶段内抵御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输注到患者体内进行临床治疗,开展新冠肺炎的“血浆疗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冠肺炎康复者体内产生抗体,离不开浆细胞对病毒的识别作用
B、 新冠肺炎患者感染病毒后,机体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发挥作用
C、 “血浆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
D、 “血浆疗法”的疗效必须经过随机、多组对照实验加以科学验证
哮喘是世界性顽症,最新研究发现哮喘的生化接触点潜伏在淋巴细胞中。根据人体的体液免疫图解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②为B细胞,细胞③为T细胞
B、 细胞⑤产生的物质为球蛋白
C、 细胞④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 阶段Ⅳ、Ⅴ都需细胞因子的激活才能发生
下列有关扁桃体及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机体对外来抗原的清除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
B、 淋巴结沿淋巴管遍布全身,其与扁桃体同属于免疫器官
C、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 医生通过检查扁桃体可以初步判断发热儿童的患病情况
中国的“种痘之术”开创了人类天花病(天花病毒引起的疾病)预防之先河。清代《种痘新法》描述了人痘苗的选育方法:“其苗传种愈久,药力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痘苗进入人体后仅激发细胞免疫途径 
B、 种痘成功后可以预防天花、水痘等多种病毒感染
C、 人体产生的抗体都可以识别抗原,终身防卫 
D、 痘苗的选育过程相当于病毒减毒或灭毒
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A、 促进顶芽的生长
B、 促进侧芽生长
C、 抑制向光性
D、 抑制其开花结果
网络上有人将用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过的水果称之为“激素水果”,乙烯和乙烯利都常被用于对水果进行催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烯是由成熟的果实合成的,并受植物基因组控制
B、 用乙烯利催熟比用乙烯催熟具有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
C、 人体内不存在乙烯和乙烯利的受体,所以吃催熟的水果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D、 熟苹果催熟香蕉和乙烯利催熟水果的原理相同
社会上流传着一些与生物有关的说法,有些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些违反生物学原理。以下说法中符合科学依据的是   (  )
A、 碱性水就是健康水,多喝可使身体变成碱性体质
B、 春捂秋冻,使人体逐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利健康
C、 消毒液能杀菌,可用来清除人体内新冠病毒
D、 农作物需要“打去冲天心”,使生长素分泌增加,促进植物生长
一位30岁男性患者,2天前因不洁饮食出现腹痛、腹泻,入院后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部分检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理指标 测定值 正常值
腋下体温(℃) 38.9 36.0~37.4
白细胞计数(L-1 13.5×109 (4~10)×109
血钠浓度(mmol·L-1 180 140~160
A、 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8.9℃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 发病期间患者血钠浓度升高,可能与腹泻脱水有关
C、 发病期间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D、 患者的体温升高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右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 中间接电表,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刺激D点时将会使电表的指针发生两次摆动
B、 C处代表突触,兴奋的传递会消耗ATP
C、 刺激B点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
D、 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兴奋将无法传递到D处
人体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如图示排尿反射过程。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产生尿意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 若P处受损膀胱将无法排出尿液
C、 成人适时排尿体现神经系统对内脏的分级调节
D、 脊髓对膀胱扩大或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厉行禁毒是我国一贯的立场和主张,青少年要掌握毒品致病机理的相关知识并做好禁毒宣传。 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使多巴胺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功能,据图示判断,说法错误的是(  )

A、 服用可卡因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会增多
B、 吸食毒品会使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  
C、 图中结构③具有特异性,并进入神经元
D、 “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会出现焦虑、失望、抑郁等情绪
中国是茶的故乡,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言“茶乃百病之药”。研究员通过实验发现,白茶中的多糖能提高患肝癌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增强胸腺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机体内的吞噬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吞噬抗原的作用
B、 机体内T细胞、B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C、 该种白茶多糖能提高患肝癌小鼠的免疫能力
D、 该种白茶多糖能诱导小鼠产生抑癌基因
科学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功能。如图所示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巨噬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都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的能力
B、 只要与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结合,DC细胞即可发生分裂、分化
C、 图中T细胞仅参与体液免疫,不参与细胞免疫
D、 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功能
将豌豆的幼苗水平放置, 它的根会向下弯曲。若将根冠全部切除, 实验过程及现象如表, 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
图示 处理方法 一段时间后根弯曲情况
根冠不切除 向下弯曲63度
根冠全切除 不向下弯曲
A、 甲组为对照组, 乙组为实验组
B、 依实验现象可知, 决定根向地生长的部位是根冠
C、 此实验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D、 由表可知在重力作用下根冠产生了抑制近地端细胞生长的物质
褪黑素是主要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可以改善睡眠,能缩短睡前觉醒时间和入睡时间,调节人体入睡和觉醒的周期。还可以提高身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数量,结合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灯、手机等发光体会扰乱人体褪黑素正常分泌,可能会降低人体睡眠质量
B、 长期熬夜学习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能力下降
C、 褪黑素分泌调节的过程体现了激素分级调节的特点
D、 褪黑素的分泌过程也体现出下丘脑和人体的节律有关

非选择题(6个小题,共6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