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木兰诗 同步精选卷

日期: 2025-04-20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可汗(kèhán)     头(pèi)      鞍(jiān)
B、 啾(jiū)        气(suò)    山(yān)
C、 云(bìn)        金(tuò)        机(zhù)
D、 红(zhuāng)    军(tiě)        地(bàng)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 东市/买/骏马
B、 关山度/若飞
C、 壮士/十年/归
D、 可汗/问/所欲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愿为鞍马(买)   东买骏马(集市)
B、 出相扶将(外城)    闻女叹息(只)
C、 气传金柝(北方)    策勋十二转(记功)
D、 赏赐百千(有余)    军书十二卷(十二本)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 不爷娘唤女声
B、 辞爷娘去
C、 女亦无所
D、 双兔傍地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唐 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
B、 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C、 诗中“百”“十”“十二”等数字都是确指。
D、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下列对“不闻……但闻……”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局势紧迫。
B、 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的深切怀念。
C、 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 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挂念的心理。
下列诗句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C、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D、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对木兰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替父从军,孝顺父母。
B、 英勇善战,巾帼英雄。
C、 淡泊名利,品格高尚。
D、 女扮男装,弄虚作假。
关于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时的几个场面,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了家中欢乐的气氛
B、 表现了木兰见到伙伴时戏剧性的场面
C、 表现了木兰喜不自禁的激情
D、 表现了木兰对已逝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⑥段中的排比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并非实指,渲染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紧张与繁忙,烘托了木兰整装待发的豪迈气概。
B、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雄姿。
C、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一句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生活的艰辛。
D、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填空题

默写

翻译

语言表达

问答题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乙]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②守而勿失也: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

现代文阅读

写作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