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高考适应性测试(二)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11-24
高考模拟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材料分析题:5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区分“古之君”(尧舜等原始民主时期的“君”)与“今之君”(秦以下全体专制帝王),指出“今之君”是“天下之大害”。黄氏针对尊君论的理论基础——“天下受命于天子”之说,重新论证了“天下”与“君”孰主孰客,从而向流行于当世的“君为天下主”的传统论调提出挑战,而其论证手法是复归“古之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黄宗羲从“君客论”出发,高唤出这样的警句:“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进一步阐发君臣关系为同事协作关系:“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摘编自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

材料二: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否定了“君权神授”说,并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人民主权思想。他指出,所谓人民主权就是以公共意志为最高权力,其具体体现就是由全体人民根据自身利益所制定的社会契约。既然人民主权是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每一个人也就都享有主权,同时也必须服从主权。换言之,在最高主权面前人是平等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如有人不服从,社会契约就强迫他服从,即迫使他自由。通过“社会契约”的学说,卢梭提出了全新的国家组织原则,而“人民主权论”则更直接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旗帜。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对外贸易中……由于瓷器产品具有易碎性的特点,同时又考虑到海路运输方式兼具运量大、成本低且时效快等优势,宋朝统治者由此将海上丝绸之路视为对外贸易的首选通道。因而海上丝绸之路在当时还有另外一个称号——“海上瓷器之路”。“宋代最为著名的瓷窑分别为均窑、哥窑、定窑、汝窑与官窑”,这些名窑所烧制的瓷器产品类别丰富、数量众多且兼具极高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了满足庞大的外贸需求,宋代的瓷器产品主要经由扬州、杭州、泉州与广州等多个大型港口被销往全世界。

——摘编自张昳晗《唐宋文化对外传播及其当代启示》等

材料二:16-19世纪商业贸易一览表

时间

事件或现象

16世纪以后

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被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取代

1531年

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

1694年

经英国国王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

17世纪前后

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

1852年

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

——根据《选择性必修2·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整理

材料三:

二战后部分国家的经济数据表

国家类型

国家

时期

平均经济增长率(%)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德国

1950—1970

10+

日本

1955—1972

8.8

韩国

1960-2000

10+

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各国

1960-1980

5-6

中国

1978—2018

9.5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印度

1991-2018

7.3

巴西

1968—1973

11.2

——根据(奥地利)鲁道夫·希法亭《人类经济万年史》等编制

工业革命带来诸多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初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尽管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但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世界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我们已经看到,机器如何消灭了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协作和以手工业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由几排小屋围成的方形场地的中间,建起一座安装蒸汽机的所谓机器房,蒸汽机通过枢轴同各个小屋中的织机连接起来。在过程的性质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求大规模生产的场合,那些最近几十年间新兴的工业,例如信封制造业、钢笔尖制造业等等,通常都是先经过手工业生产,然后经过工场手工业生产这些短暂的过渡阶段才达到工厂生产。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年份 

全世界

发达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百万)

城镇人口(百万)

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百万)

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百万)

城市化水平(%)

1800

978

50

5.1

20

7.3

30

4.3

1825

1100

60

5.4

25

8.2

35

4.3

1850

1262

80

6.3

40

11.4

40

4.4

1875

1420

125

8.8

75

17.2

50

5

1900

1650

220

13.3

150

26.1

70

6.5

1925

1950

400

20.5

285

39.9

115

9.3

1950

2501

724

29

449

52.5

275

16.7

1970

     

698

66.6

673

25.4

1975

4076

1564

38.4

753

68.6

811

27.2

1997

5829

2681

46

880

74

1801

38.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材料二:法国开发署和巴黎政治学院探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20项参照标准。

治理主题

平等的要求

全球角色,地方挑战

应对危险

参照标准

1.人口

1)人口众多、流动频繁

2.人口

2)老龄化

3.能源模式:明天是哪一种?

4.生物燃料

1)回归农田

5.生物燃料

2)评估对气候的影响

6.农业:2050年能养活整个地球?

7.电力:发展之能源

8.能源:能用的起、多样化、洁净与安全

9.环境:要不要给大自然付报酬?

10.气候、生物多样:公正、公平与谈判

11.绿色经济:政策调控的时代

1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网络

13.城市增长:对治理的挑战

14.统计:全世界人口有50%住在城市

15.非洲:非正规城市

16.粮食:南方国家的城市如何反饥饿

17.城市交通:控制供应与需求

18.流行病:国际化的、城市的治疗方法

19.危险:预防的目标

20.海平面上升:对城市的威胁。

——引自皮埃尔·雅克主编《城市.改变发展轨迹(看地球2010)》,2010年出版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