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端午应有艾
袁学骏
①每逢端午节将到时,我都会吃粽子插艾草。好像端午节只是这样,没有别的习俗了。今年朋友送来了几支艾草,我便想到了儿时。
②每逢这天清早,父母都让我去野地里折些艾草,插到街门屋门上,如果门板或门楣上没法插,就把它斜插在门环上。好在我家北房的老榆木门,从上到下布满了或深或浅的纹络,一部分木质被风雨剥蚀掉了,便形成了一道道沟壑。这正好方便插艾,我便在榆木门的上上下下插起来。回头一看,门上绿绒绒的,平添了几分生机,自己的心情也快活起来,去地里折艾踩两脚泥的不悦也忘记了。每次出门找艾,母亲都说晚上煮的粽子还热呢,我便去厨房,一手抓起了两个粽子,一边走一边解粽叶,一边吃着。那枣是自己枣林里的好枣,那米是父亲在地边上种的几垅黍子,碾去糠皮就变成了黄米。端午节包粽子用它,甜而粘,和红枣放在一起,就成了过年过节时才能尝到的稀罕物。当我找到艾草时,两个粽子也吃完了。回到家我插完艾,母亲就问那粽叶呢,我说扔到路上了。母亲便不高兴地说,那是从集上买的,一毛钱一斤,吃完粽子要留下它下年还用。这样一说,我那快乐的心情又沉下来。我们兄弟姐妹多,一个钱掰八瓣来花,那几绺老粽叶母亲当然也珍惜。于是我决定去拣回粽叶,父亲却说算了,一会儿我去地里拾回来,你上学走吧。一进校门,发现我们教室门吊上、老师宿舍门楣上也挺着几支绿绒绒的艾。
③曾经听母亲和姥姥说过多少遍了:那艾是艾虎,能辟邪驱鬼,插上它们鬼就吓跑了。我听了总是心里有些发毛,觉得屋里院里好像有什么看不见的鬼怪瞄着自己。这一夜我做了一个梦,看见那些艾草变成了老虎和刀枪,它们在我家各个门口站岗放哨,有一个怪物想进来,那老虎一下子就把它吞了。所以我相信了母亲的话,坚定了端午时要插艾的说法。
④后来又听一老人说,端午插艾是明朝燕王扫北留下的事。当时燕王为了除掉小皇帝侄子,往北一路追,一路杀人,宁错杀一千不放走一个。有一天燕王杀到村边,看见一个妇女身上背着一个大孩子,用手拉着一个小孩子,与平常人背小领大的习惯正相反,一问得知背着的不是亲儿子,手里牵着的才是亲儿子,他认为这是一个贤慧的义妇,一定要保护她。于是用宝剑在路边砍了几根艾草,亲自递到女人手里说:“你插到你家门上,就不会有人去杀你们了。”又转身命令兵将们,“今后凡是门上插艾的人家,都是好人,一律不准伤害!”第二年端午时,人们想到艾能保护一家平安,就又去野地里采艾插上,渐渐形成风俗。听了老人说的故事,我心里好像又明白了许多,古书说艾草、菖蒲可避兵鬼,这就是避了刀兵之害。插艾的来历,虽然说法不一,主要情节一样。
⑤几十年后,端午节一下子成了城里人放假的国家大节,吃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带香包的节俗又被提了出来。特别是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报道中,灾区过端午吃粽子的镜头很多,节日的气氛似乎比平时更为浓厚,都说要过一个最有意义的端午节。我还从电视上发现,灾区帐篷里的饭桌上,还有碧绿的艾草挺立在瓶中。似乎中国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决定了越是大难降临越会化悲痛为力量,越是要用最传统的文化充实自己,证明他们珍惜生命,显示人们第二次重生后的心气。灾区的节日物品既然连艾草都有了,那么其他的更不会缺少,锅里碗里、桌上桌下比往年更丰盛,人们的欢笑声比往年更响亮,更发自内心。那么这种艾,便承载着人间真情,人间的大爱,无边的至爱。
⑥除了精神层面的理解,现代科研也证明,艾叶能够抗菌抗病毒,净化空气环境,还能平喘镇咳祛痰,止血和抗血凝,镇静与抗过敏,护肝利胆。
⑦利用天然的艾草,吃着粽子讲着插艾的故事,真又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⑧艾即爱,我们年年过端午,年年端午应有艾。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