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数学试卷库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扫盲满分计划——18.2.2菱形
作者UID:20200119
日期: 2025-02-16
复习试卷
添加一个条件求菱形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OC,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你添加的条件是( )
A、 AC=BD
B、 OA=OB
C、 OA=AD
D、 OB=0D
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延长AD到E,使DE=AD,连结EB,EC,DB,添加一个条件,不能使四边形DBCE成为矩形的是( )
A、 AB=BE
B、 CE⊥DE
C、 ∠ADB=90°
D、 BE⊥AB
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是菱形的只有( )
A、 AC⊥BD
B、 AB=BC
C、 AC=BD
D、 ∠1=∠2
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若适当添加一个条件,就能判定该四边形是菱形,则这个条件可以是( )
A、 BA=BC
B、 AC=BD
C、 AB//CD
D、 AC与BD互相平分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O=CO,如果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就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
A、 BO=DO
B、 AB=BC
C、 AB=CD
D、 AB∥CD
利用菱形求角度
已知:如图,在菱形
中,E,F是对角线
上两点,连接
. 求证:
.
如图,在菱形
中,过点
A
作
于点
E
, 交对角线
于点
F
, 点
G
为
的中点.若
, 则
°.
如图1,小颖将一组平行的纸条折叠,点
分别落在
处,线段
与
交于点
.
如图,在菱形
中,E,F分别是
边上的点,连接
,
,
, 且
. 求证:
.
如图,在
中,
, 分别以C、B为圆心,取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连接
、
.若
, 则
.
利用菱形求长度
如图,面积为24的菱形ABCD中,
,则AB的长为( )
A、 5
B、
C、 6
D、 7
如图,矩形
的顶点E、F分别在菱形
的边
和对角线
上,连接
, 若
,
, 当
的长最小时,则
的长为( )
A、
B、
C、
D、
如图,已知菱形
的边长为
,
, E为
的中点,F为
的中点,则
的长等于
.
如图,在矩形
中,边
的长为3,点
,
分别在
,
上,连接
,
,
,
. 若四边形
是菱形,且
, 则边
的长为( )
A、
B、
C、
D、
如图,在菱形
中,
,
, 则菱形
边上的高
的长是( )
A、 2.4
B、 4.8
C、 10
D、 9.6
利用菱形求面积
如图,菱形
的边长为2,
, 则菱形
的面积是( )
A、
B、
C、
D、
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BF∥AC,CF∥BD.若四边形BECF的面积为2,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 )
A、 4
B、 6
C、 8
D、 16
如图,菱形
的周长为20,面积为24,P是对角线
上一点,分别作P点到直线
、
的垂线段
、
, 则
等于
如图,将两条宽度都为3的纸条重叠在一起,使
, 则四边形
的面积为( )
A、 9
B、
C、
D、 6
如图,菱形
中,
,
于
, 交对角线
于
, 过
作
于
. 若
的周长为
, 则菱形
的面积为( )
A、
B、
C、
D、
菱形的判定
如图,在
中,
. 求证:
是菱形.
如图,在
中,
,
于点
,
平分
,分别交
、
于点
、
,
于点
,连接
,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交于点O,过点O作
分别交
于F,E两点,求证四边形
为菱形.
如图,在
中,
平分
,
,
. 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
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60°,点D为AB的中点,连接CD,过点D作
, 且DE=BC,连接BE,求证:四边形BCDE是菱形.
综合训练
如图,在
中,点E在CD上,连接BE,并延长BE至点F,连接CF,DF,BC=CF,
, 连接BD交AE于点G,若AG=DF.
如图,菱形
的对角线
长度为4,边长
, M为菱形外一个动点,满足
, N为
中点,连接
.则当M运动的过程中,
长度的最大值为( )
A、
B、
C、 1
D、 2
如图,在菱形ABCD中,AB=8,∠BAD=60°.在其内部作形状、大小都相同的菱形AENH和菱形CGMF,使点E,F,G,H分别在边AB,BC,CD,DA上,点M,N在对角线AC上,
在
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
交BE的延长线于点F.
如图1,平行四边形
中,点E、点F分别是
上的点,连接
,
.
如图,菱形
中,
,
为
中点,
,
,
,
交
于点
, 交
于点
.
在菱形
中,
, P是直线
上一动点,以
为边向右侧作等边
(A,P,E按逆时针排列),点E的位置随点P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如图,在菱形
中,P为对角线
上一点.若
, 则
的长为( )
A、
B、
C、
D、
如图,在菱形
中,
与
相交于点O,
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交
,
于点E,F,连接
, 若
, 则
的度数是( )
A、 60°
B、 75
C、 80°
D、 110°
试卷列表
3.4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3)——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总复习题——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3.4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3.2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1)——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3.1投影(1)——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3.2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3)——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2.3三角形的内切圆——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1.3解直角三角形(2)——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3.2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2)——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3.3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3.4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2)——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3.1投影(2)——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第3章三视图与表面展开图 复习题——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第1章 课题学习 测量小山的高度——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教育网站链接
在线组卷
课件下载
评课网
课件工坊
PPT模板
排课软件
云字帖